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张永忠
[导读] 在高中教育体制不断变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环境在发生着改变,

        张永忠
        重庆市铜梁一中,重庆  402560
        摘要:在高中教育体制不断变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环境在发生着改变,这集中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对于数学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关注能够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确保形成更加创新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就需要能够以更加理性的视角去审视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对应的应对措施,以便步入理想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格局。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问题
        1 新课改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分析
        新课改使得高中数学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影响是多元化的,新课改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目标提出了高要求,希望以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来进行优化;新课改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结构提出了优化的诉求,关注于学生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培育,确保数学学习版块能够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新课改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思路产生了影响,之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显然处于落伍的状态,新形势下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设计,由此使得教育教学设计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基于上述因素的考量,可以积极主动地在新课改背景下再次审视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继而寻找有效的切入点,以确保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知识结构设计不合理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依据,其决定了教育教学的基调,在对于高中数学教材进行分析中,发现知识结构编排不合理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以新课改的基准,学生的学习必须要进入更加有效的状态,而教材编排的不合理会对于新课改这样的诉求造成不良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旧教材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每个章节的知识呈现出模块化的状态,很少与其他学科或者章节产生关联,在设置对应知识点的时候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严格依照教材来布局和规划的,就可能对于后续教育教学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不强,独立思考意识偏差,高中数学学习效率往往处于不理想的状态。
        2.2 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化问题依然存在
        虽然最近几年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模式上也在不断改善和调整,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单一化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高中数学课堂进行随机观察,会发现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教师讲述什么学生去听什么,机械地去记笔记,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互不是很理想,数学的活动性不强,情境性不强,学生参与性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有部分学生甚至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提出来,这样很容易使得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演变为一言堂的局面。高中数学教师可能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短期内没有见到效果,后续就没有继续参与到实际学生自主性激发中去,由此课堂授课效率低,就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自身学习能力难以提升,全面发展格局难以构建起来。对于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而言也习惯性以这种灌输式的方式来进行,课文概念讲述中,习题讲述中,都不是很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倡导用题海战术来巩固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格局自然也难以建立起来。
        2.3 教育教学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课改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性的激发,希望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去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上是一个有思维能力的学习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教师灌输数学知识和技巧的罐子。

但是对于实际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调研,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学生可能对于对应题目提出不同的见解,但是教师还是我行我素,不闻不问,忽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参与进去,这样就难以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如果这样的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会使得高中生渐渐丧失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与当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诉求是不吻合的。
        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改进策略
        3.1 立足高中数学教材,实现数学资源的拓展
        高中数学教材作为实际教育教学的依据,这一点是没有问题,但是这不意味着高中数学教材将成为数学资源的唯一来源。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材编排不合理和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依照当前新课改和高考大纲对于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站在系统化的角度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优化,建立不同章节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确保形成更加符合新课改更加符合高考大纲的教材体系,基于这样的教材体系来开展实际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其二,围绕教材内容和主题,收集和整理更加多的数学素材,将生活中相关资讯素材,数学史料素材,数学科学素材,数学思想和方法素材等适时融入实际高中数学教材中去,确保数学资源库得以构建,这样可以使实际高中数学教材的编排朝着更加充实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数学可以接触到更加多的数学知识和现象,增强数学感知,进入更加理想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格局中去。
        3.2 注重提升教师数学素养,优化教育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看到的是新课改背景下自身的数学教学素养必须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展现出实际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自我提升意识的觉醒,也是教师数学素养和能力提升的大好契机。在这样的环境下,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价值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由此引导实际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3.3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实现创新素养的培育
        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善和调整。详细来讲述,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要正确看待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的重要性,关注创新素养的培育,将其作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目标之一,依靠这样的意识来进行矫正,由此引导实际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朝着创新性的方向发展;其二,积极开展创新性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要学会去聆听学生的思路和思维,尊重他们的想法,以确保师生交互朝着更加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这将引导实际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比如设定开放性的探究题目情境:判断函数y=ax与y=logax的图像交点的个数是多少。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实践问题的解决,有的学生以绘图的方式来进行,有的学生倡导以信息技术来进行解决,将几何画板使用其中,以分类思维来进行探讨,由此就可以得出对应的答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构建一个全新的高中数学学习生态,此时就需要关注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学创新思维的培育,依靠这三个维度的调整和改善,确保实际的数学学习环境,数学学习机制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常磊.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实证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06):70-72.
        [2] 马振华,李国际.浅析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215-216.
        [3] 刘金峰.论述如何突破高中数学学习障碍[J].企业导报,2016(02):76+64.
        [4] 李宾.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赤子(中旬),2013(11):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