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进中考——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袁绍建
[导读]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影响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

        袁绍建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古坳初级中学     226407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影响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所以要求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和锻炼,帮助学生强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思维指导。通过采用变式教学的方式,来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创造良好的条件,组织学生活动来实现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培养。而在进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中考教学研究过程当中,要求数学教师能够结合考点进行研究分析,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实践形式的运用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教学运用;中考研究
一、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变式教学模式是相当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通过变式教学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掌握,通过不断变化的习题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中考考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部分的教学课堂当中,应用的更加广泛。在数学教师的课堂构建过程当中,必须将教学内容提前做好素材准备,从而在实践课程当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
二、考点研究分析
(一)性质理解
        初中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变式教学应用过程当中,首先需要结合中考现状来对这一考点进行性质分析,这一理论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不仅可以通过对这一性质的探究来实现对学生几何能力的锻炼,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过程当中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1]所以,理论知识点的性质理解教学是初中教师展开变式教育的基础,只有当学生扎实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性质,才能够在之后的运营过程当中来进行变式习题训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收获活动不能够跳过最基础的理论教学和概念教学,要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的理解,然后再开展变式教学的应用。


(二)技巧掌握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实践过程当中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进行变式教学的课程当中,为了帮助学生面对这一类习题时可以正确解题,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考点研究的教学设计过程当中,也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的教学活动,因此就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当中掌握这一解题技巧。而且,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在解题过程当中的知识运用来得以体现,以及通过学生的学习探究来证明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技巧教学的课堂当中,主要是帮助学生锻炼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师的带领之下,完成对这一理论性质的有效探索,从而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一性质。
二、教学运用探究
(一)利用变式题型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变式题型的应用来强化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理论知识的理解,因为在变式题型的帮助之下,能够帮助学生归纳整合这一部分知识的所有题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就能够更加系统的对这一理论知识点进行学习,从而强化数学教学课程当中的教学效果。而且,在变式题型的帮助之下,数学教师所开展的教学课堂也能够更加具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投入到变式题型的解答,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运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对这一理论知识的有效掌握。[2]例如,有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理论性质的应用题型当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变式解题运用。
(二)结合数学实验来展开性质证明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结合数学实验来展开理论性质的中银教学,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里的性质在应用之前,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这一理论知识的来源,这就需要通过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性质证明,在证明过程当中,强化学生对这一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数学实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投入到实验活动的开展,又可以结合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性质,从而在运用过程当中可以更加熟练的调动所学知识来完成解题活动。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找到学生进行尺规作图来进行证明教学,在尺规教辅工具的帮助之下,更加具体地让学生在这一实验当中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有更加科学的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采用变式教学的实践课堂当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两点之间现状这种这一理论知识,推动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更加熟练地运用,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展开变式教学课堂的构建,在科学的政策措施推动这下实现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实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动手能力的强化,实现初中数学课堂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茂叶. 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进中考——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393-394.
[2]吴子兵. 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运用[J]. 理科考试研究, 2016, 23(22):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