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杨娟
[导读]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做错题目的现象。
        杨娟
        贵州省纳雍县张家湾镇河尾小学  贵州毕节  553313        
        摘要: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做错题目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更加普遍。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越来越得到老师的关注。文章以我自己的教学实际为基础,从让学生自己读题、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读题的习惯等角度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审题;读题;方法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题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答错题时,如果此时老师帮助读题或者老师让学生再读读题目。大多数学生自然就知道怎么写了。家长和老师经常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学生粗心或者不用心。粗心和不用心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审题的能力很差。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1让学生自己读题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非常有限,不识字成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拦路虎”。在整个一年级阶段,学生做题基本上都是依赖老师和家长读题。这样长久的依赖可能会造成离开老师和父母的读题学生不会自己独立完成,解决问题甚至养成依赖别人的坏习惯。老师和家长不能做这样的“引导者”。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题目,大多数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适当鼓励学生根据插图来猜测题目的意思。等学生学习了拼音之后可以鼓励学生给不认识的汉字注音,尤其数学上的一些常见词汇。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相信学生的读题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审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自己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数字中尤为重要。比如,在“认识小数”单元里,比如去超市购物,物品的单价,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解决问题,对于这些熟悉的信息,学生自然会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读题的习惯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拿到题目后,简单的看一眼就开始答题。例如在解决这样的应用题时,有26个桃子打算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同学,问每人得到几个桃子,余下几个桃子。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的列出算式,26÷3=8(个)……2(个)。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没有读清楚题目就动笔。如果再让他认真读一读题目,他会很容易的知道这些桃子是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同学是四个人,所以应该列出的算式是26÷4=6(个)……2(个)。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差错,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

我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读题用手指着题目,一字一句有声地读出来。遇到关键词语最好用笔勾出来,提醒自己注意,切忌读不完题目就下笔写字。习惯贵在养成,教师应该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4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培养审题能力
        低年级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对解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感悟,自己也有一些方法,可是这些感悟和方法不是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得到。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尚且不完善不具备总结方法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审题的一些方法,逐渐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4.1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小学生的认字水平有限,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常见字,可以先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着学生认读,教师把学生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解释
        4.2教会学生圈关键词在读题中,只要看到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要用笔给它圈起来作记号,平时不管是做题还是阅读数学书中例题,都要求学生全出关键词、句,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4.3教会学生复述题目数学语言是极其严密的、非常精炼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语言是深奥难懂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多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下题目,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多交流讨论。学生和学生之间不会有语言障碍,更不会产生代沟。
        4.4教会学生看图低年级阶段的教材和题目大都是图文并茂的,所以即使学生有的字不认识,通过看图也能知道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平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通过看图找到关键信息,忽略干扰信息的能力。在二年级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中,看图列出算式,学生能通过看图知晓总共有多少个气球,平均分成了几束,每束有几个气球,还余下来几个气球。这样的题目主要也是考查学生看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看图,学会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方法。
        5动手操作减缓学生思维坡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而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他们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教学中我通过让他们摆、剪、折、量、画、拼,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如教学“用3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的问题时,让学生动手用3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指出长方形的周长,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跟正方形边长的关系,从而很好的理解题意,快速解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题意,直观形象的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学生的思维坡度,达到正确、快速审题的效果。
        审题能力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学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时不时地启迪学生,鼓励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芳.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3-63.
        [2]谷权.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教育:00068-00068.
        [3]王春波.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考试:教研,2012(5):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