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巧红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中学 312530
摘要:化学,是高中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科目,同时也是理科学习里的重点科目,学习化学,对于学生们的思维逻辑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高一阶段,这是整个高中学习时期的基础阶段,只有学习好饿了高一的化学知识,学生们才能够在日后的学习里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笔者以分类法为角度展开探究,分析了分类法在高一化学中的“元素化合物”章节运用策略以及方案,希望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提供教学的参考和依据,以此来提升化学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
关键词:分类法;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策略
引言:“元素化合物”,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但是很多同学认为该掌机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在学习的时候时常会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无法清晰地掌握每个化学元素以及物质,导致学习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加上“元素化合物”在高一教学过程里,又是一个比较大的篇幅,如果学习无法有效地掌握“元素化合物”学习方法和技巧,很容易导致慢慢地落后学习进度,并对化学出现负面的学习情绪。因此,笔者尝试从分类法为角度展开探究,希望能够给“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带来帮助。
一、巧用分类法建构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在学习化学元素的时候,如果学生们没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以及知识网络,很容易导致学习的时候出现混乱的情况,无法完全认识到每个化学物质之间的关联以及区别,导致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导学们对化学元素进行知识网络构建,让学生们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里,获得提升与进步,慢慢地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技巧。对化学元素进行知识网络构建的时候,学生们便可以巧妙地运用分类法,通过分类法来判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别以及联系,找到元素的性质以及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
例如,学生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元素化合物进行知识网络构建的时候,可以将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联系,通过化学反应对物质以及元素进行分类,以此来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在知识网络中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分类和表明,网络结构图的形式没有限制,学生们可以制作成思维导图,也可以直接制作成直线流程图,为了让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理解自己所绘制的网络图的内容,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舒适的观点进行绘制。如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一般都是根据不同的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来进行建立,钠,可采用Na—Na2O—Na0H—Na2 C0,---,NaHCO3,在对这个化学关系进行分类的时候,就可以将转化关系制定成可以反向转换的反应,在学生们绘制完知识网络图之后,教师要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评价,针对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点评以及帮助,以此来提升网络知识图的正确性,让网络知识图能够更加清晰、具体、准确。日后复习的时候,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网络图来一一展开进行知识回顾,来提升复习的效果。总之,通过对化学元素的反应类型以及特点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来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图,对于学生们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巧用分类法学习无机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元素化合物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元素化合物里的重点知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时候,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知识,才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每个化学反应背后的知识以及逻辑,从而提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化学反应虽然相对比较繁多并且复杂,但是只要掌握反应背后的逻辑以及规律,便能够清晰的推理出每个化学反应的知识点。在学习化学反应的时候,教师们也可以借助分类法,来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从而针对不同的类型来总结出每个反应类型的特点以及规律,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化学反应知识,提升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对将化学反应分类成基本反应和非基本反应,基本反应一般都是包括了置换反应、分解反应、等等,这些反应的列式都相对比较简单,从式子中能够直接观察到一定的规律。而非基本反应,一般包括复分解反应等;教师还可以将化学反应分类成氧化反应以及非氧化反应,根据反应过程里是够会有前后的化学价变化来进行区分;教师
三、巧用分类法认识元素化合物
组成物质的元素其实并不多,从宏观上看,仅仅是包括了108种种类,根据这108中的互相搭配,从而组成一个个不同的物质,具备不同的特征以及性质,但是,组成元素的无机物却十分的多,并且十分地复杂和琐碎,如果对这些无机物进行区分,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项十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让物质的组成元素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分类,帮助学生们根据物质的不同特点、不同外观、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再根据每一个分类展开详细的物质学习。
例如,学生们首先可以根据物质的形态进行分类,如液体形态,包括碘酒、盐水、碘等等,气体形态,包括氧气、氢气、空气等等,固体形态,包括碳、石墨、铜等物质,针对不同物质分类项目的特点,来进行具体化的研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类法,是高中教学里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分类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以分类法来进行高一“元素化合物”的而教学,以此来提升该部分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帮助学生们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黄海清,麦裕华,钱扬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科书“实验”栏目实验活动分析[J].化学教育,2010,31(11):16-19.
[2]林立霞,张贤金.基于化学研究方法建构的教学优化——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1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4(11):5-6.
[3]徐晓勇."分类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2012(6):76-76.
[4]陆路辉.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202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