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李景珍
[导读] 班级作为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基本场所,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李景珍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排河小学 525031
        摘要:班级作为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基本场所,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持续深入,为探究出一条适宜学生学习发展要求的全新教学途径,在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探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为促使小学教学质量的不断发展,以实现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切实制定出相关的策略,对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创建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以期在班集体的带动下促使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以下对创建文明班级做出简要分析探讨,以便为将来的教学管理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教学 班级管理 实践探究
        引言: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身心发展,倡导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发展需求,做出相应的教学管理部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一定的责任感。在小学教育中,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地点,一个好的班级体可以带动每一名学生积极向上,同样一个差等班级会使学生逐渐不思进取。为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打造高效课堂,创建文明的班级氛围,作为班主任要认真负责起班级的日常管理建设工作,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学习成长。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为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效果,教师往往采用严厉的教学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护,这样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学生对教师敬而畏之,遇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够向班主任及时的进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全面,造成了对学生评估的偏差,不利于创建文明的班级建设,在此管理现状下,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体组织者的作用,主动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的解决。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充分理解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关怀,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是学生那个对教师充满信任感既亲切感。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将平时的问题及时报知给教师,教师也能够对班集体近期的事态进行全面了解。 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正面指导形象,以自身教学管理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善于运用日常生活学习中小事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沟通是联系感情的纽带,为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心理上使学生对教师充满深深的敬意与爱戴,教导学生敢于表达所思所想 ,同时积极与家庭方面进行联系沟通,对家长的反馈做到及时的回应,以便掌握学生校外的学习情况,以便对教学管理之中存在不足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在融洽的师生中教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班集体,在班级建设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班级管理与思政课堂开展
        尊敬师友,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从思想深处对集体有着明确的认知。

在小学思政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强调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联系,将集体的内涵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使学生树立起崇高的思想感情,愿意为集体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教学中,巧妙地将教材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建设文明班级有了可以依据的参照,同时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些都是改善班风的有效教学措施。
        (3):开展校园班级活动
        小学教学中,学校可以定期的组建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前做好活动策划。以班级为单位,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对参演的各班级进行评比打分,并且针对表现优秀的班级进行评奖,在奖赏制度的吸引下,学生更加积极的主动进行参与。小学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为班集体的而努力,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
例如在近期组织的校园文化歌唱比赛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行排演,在集体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进行合作互助,在此基础上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大家共同为这次班级活动而努力。并且组织学生提前对会场进行布置打扫,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通过这次活动中,学生明显对班级的集体意识有所增强。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班集体活动,使学生更加融入到班集体的工作建设中来,让学生在具体的相关活动中增加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以此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制定一定的班级管理条例
        小学生自制力差,对一件事难以产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在道德思想的感召之外,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规定,使学生在具体的管理条例之下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在此管理规划之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选派出班干部共同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班主任由于实际情况,不能够时刻的针对班级产生的进行及时的解决,在此情况之下,成立班级管理监督小组,对平时的班级情况对班主任进行反馈,教师对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班级规定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在班级班规的要求下,学生自觉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约束,经过长期的执行,学生对这种纪律已经习以为常,对违反班规的不良行为作出监督,并自觉维护。因此,在思想文明建设中要结合具体管理规定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对班级文明有着明确的认知,同时运用相应的班级管理规定作出奖赏与处罚。
结束语:综上所述,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学习成长,班主任要肩负起建设文明班级的责任,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健康,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强化学生与集体之间的紧密联系。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中,结合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规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手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共同为创建良好的班级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 婷.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15,(07        ).
        [2].仝 建 强.试 析 小 学 班 主 任 班 级 管 理 方 法 的 创 新 [J].亚太教育,            2015,(05).
        [3].黄丽云.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语文学刊,20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