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珂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430223
【摘要】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当中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解题能力。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特别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所要接触的知识更加复杂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前提,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教学手段
引言
高考成绩对学生的一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学段通过有效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迈入理想的大学,从此改变人生。而在高中的学习当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想学好数学知识就要求学生的思维足够活跃,并且拥有较强的解题能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成为目前高中数学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
一、解题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在高中学段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其解题质量却不高,而有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不高,却具有清晰的解题思路[1]。解题能力较高的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当中会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与复习,因此,其能够在题目中寻找关键信息,并运用知识进行解题。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时,应以加强知识巩固为前提,利用有效效手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而目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2]。
在高中数学的考试和练习中都会运用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在练习时所做的题目与考试时的题目,考核的重点不同。练习题注重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而考试则侧重对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行考察,学生解题时的思路有时会产生混乱[3]。例如有些同学在考试时一味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导致找不到解题思路,致使成绩不理想。而有些同学在做练习时不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盲目的追求解题策略的运用,导致其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
有些同学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比较极端在解题的过程当中总认为会有更好的解题策略可以运用。
因此,这种学生会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解题思路,导致其解题能力无法得到稳步的提升,最终造成成绩的不理想。
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味的强调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练习的的重要性。这种解析能力的培养方式,无法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体高。因此适度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巩固。
二、利用纠错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要经历周考、月考等考试,在考试时学生的解题思路完全可以在试卷当中展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思路。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出现错题的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诉,然后教师对其思路当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并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如此可以使其他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也学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例如:在ABC中,若C=3B,求c/b的取值范围。在解析这种题型时许多学生会忽略B的取值范围,导致最终结果的错误。像这种典型的错误解析,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可以先让做错题的学生为大家讲解他的解题思路,教师先将学生解题中的错误指出,之后再将正确思路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点在哪,如此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这种题型的印象,防止其在今后的解题过程当中再出现这种错误。
三、加适当练习加深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通过有效的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若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课后练习忽略,学生就不可能灵活的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解题。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习题作业,增加学生解题经验的前提下,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当然,教师在安排习题作业时,不可以采用题海战术,一旦学生的解题压力过大,就会使其在解题过程当中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的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与“等比数列”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习题练习。如此学生可以增加知识的运用经验,使解题能力可以得到稳步的提升。
结束语
学生数学学科的解题能力决定着其成绩的高低,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法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后能够合理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解题。
参考文献:
[1] 胡平.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 000(002):P.155-155.
[2] 于文海.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 学周刊A版, 2020, 000(018):41-42.
[3] 张彧红.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