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夏璇
[导读] 教学是课程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设置,通常为内容选择和组织课程并加以实施,并最终以评估的过程。

        夏璇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    430060
        【内容摘要】教学是课程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设置,通常为内容选择和组织课程并加以实施,并最终以评估的过程。但是,现阶段的教学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建立起一个能够吸引学生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借助情感教学,结合爱国主义教学,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合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倾听音乐的同时,加深自己的爱国思想,从而发挥情感教育的根本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音乐教学;爱国主义思想
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音乐现状
        1、学习音乐兴趣度低
        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其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大多都是套用了十分普遍和通用户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的内容,导致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度有所降低。例如,在进行五线谱识谱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对五线谱并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其存在的意义。很多教师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五线谱的运用方式和读法,但现代的教学教师应该通过自制五线谱教具,或是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对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如何使用五线谱,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音符处于不同位置时,其发音是不同的,感受音乐的变化。
        2、偏爱流行音乐
        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催生了音乐明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很容易因为跟风或者盲目追星,出现崇拜流行音乐歌手,而迷恋流行音乐的情况,这便给中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挑战。
        二、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常会运用一些基本的教学手段。
例如:图文结合,或是情景模拟等方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音乐,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过程中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忽略的,如一味地强调教学过程,遗漏了音乐学习和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情感教育概述
        1、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情感教育是一种现代教学的先进理念,也是目前教育事业的一种教学方式。
        2、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自身素养发展、学校的教育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形成方面都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也对学校的和谐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情感教育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最终体现。它是建立在学生的个性形成的过程之中,通过日常教学,树立起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品质,以此来达到爱国主义思想与学生个性形成的融合。


        四、如何将情感教学融入音乐教学中
        1、适度满足学生音乐偏好
        一个良好的音乐课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灵感,把全班同学的思维理清楚,完整地串成一条线,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让学生成为一个音乐家,演奏自己喜欢的歌曲,唱自己喜欢的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一个愉悦的心情。
        2、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把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充满活力的游戏,舞蹈,戏剧,使之具体,可视化,有趣,进而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爱国意识。比如:在《歌唱祖国》这一歌曲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唱只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唱完这首歌。过程中可以加一点道具的元素,比如红旗,服装,小彩旗,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行搭配,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激发了其爱国意识。
        3、优化学校音乐教学课程资源   
        音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个开放的管理课程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成为了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基础,积极地对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架构的提升,充分运用学校的基础教学资源,对学校优化自身课程资源,大力发展民主、创新、自主的教学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   
        课程如何导入也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很好的切入点。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新歌的桥梁,在这一环节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果导入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些音乐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新颖教授新课方式有:故事导入法、意境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看图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这些导课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结论
        在中学音乐的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接受,对爱国主义音乐的教学也难以令学生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但是,往往很多教师无法理解这一点,认为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安静地学习,但是殊不知,音乐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学科,只有把生活中的音乐元素良好的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袁晓辉.论音乐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1)
        [2]彭贵军.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3]阚延全.浅谈音乐的德育功能[J].考试周刊.2013(18)
        [4]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01)
        [5]段光炜.抗战歌曲的思政教育作用与启示[J].神州.2012(02)
        [6]张雪敏.《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J].南都学坛.201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