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付江波
[导读] 初中是学生从懵懂无知到成熟稳重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外,
        付江波
        山东省博兴县第五中学 山东 滨州 256500
        摘要:初中是学生从懵懂无知到成熟稳重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外,也应注重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点,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辅助课程,虽然所受的重视并不高,但是其实用性与操作性却比较强,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之所以在初中设立本课程,目的就是为学生奠定基础,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所受益。因而,教师应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
        一、借助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使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课堂导入则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教学环节。现阶段的初中生普遍成长于网络时代,计算机游戏已经成了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有趣的计算机游戏相比,计算机相关知识不仅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同时具有极高的深奥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容易出现畏难心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的科目,教学中,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进而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整体效率的提升。因此,实际组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尝试在教学引入游戏化教学额方式,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能得到有效吸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Power Point软件相关应用方法的过程中,超链接的插入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被更好激发,深化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将走迷宫游戏引入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要能依照鼠标的指示走出迷宫,但是在走出迷宫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碰到迷宫内的障碍物,学生行走失败,则会弹出游戏结束的超链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而在学生结束游戏之后,其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有效激发,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游戏设计,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游戏完成相关操作,进而掌握在PowerPoint软件中插入超链接的基本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之后,引导学生在自主设计游戏的过程中练习插入超链接,不仅达成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也使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掌握。
        二、借助游戏化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练习,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组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创新教学方法的现实价值,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包括教学方式的不合理以及教学设备的滞后,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针对计算机硬件部分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构成以及计算机不同构成部件的运行特点,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教学中虽然每个班级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但很难实现对计算机的完全拆解,学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有一部分了解,但是这种了解的全面性还有待提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引入课程教学中,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呈现计算机不同部件的图形,并将其设计成拼图游戏,游戏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要求学生将计算机部件的名称以及计算机部件进行有效连接,在学生连接错误的情况下,游戏会自动重新开始,只有学生全部连接正确的情况下,游戏才能继续进行。

第二个部分是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计算机硬件组装,当学生将所有的计算机硬件组装正确,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参与小游戏活动,学生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掌握,相比教师单纯进行知识讲解的教学方法来说,游戏化教学方法往往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将竞赛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提升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进行探究,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发展,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电子相册制作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在基础的操作方法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一定标准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电子相册设计。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可以以竞赛游戏活动的方式展开,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各小组需要完成电子相册制作的相关任务,制作完成的电子相册要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展示,由班级学生集体进行评选,选出制作最精美的电子相册以及最具创意的电子相册,获得票数最高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引领学生积极进行知识实践,同时,也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以特定情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现在的初中生对网络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成年人,所以普通的教学方法效果微乎其微,教师需要开拓新渠道,创立特定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在学习“设计与制作网站”这一章之前,教师可先向学生渗透制作网站的重要性,如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产品售卖,也可以在私人网站中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精彩等优点,令学生对网站升起探索欲。在后期的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制作网站,不同于以往的情况,这一次可以使学生与真实的网络创建联系,而不是虚拟的游戏人物,令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与教育的意义,同时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学到了真正的技能,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初中整体课程体系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以及综合性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以及创造性的课程。通过在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课程氛围中参与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分析,使教学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晓鸣.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教学的开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5).
        [2]陈赐福.新形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
        [3]张国江.Scratch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
        [4]孙秋林.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5] 秦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4).
        [6] 戴堃.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