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威
四川省遂宁六中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论文结合作者多年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实践,对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器乐课;问题;策略
一、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器乐学习兴趣有限
器乐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学生对器乐的兴趣也各不相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对没有兴趣的学生强制要求学习器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则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二)学生器乐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器乐学习要依靠乐器来实现,由于个人兴趣不同,家庭对乐器学习的教育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学习过乐器机理,而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乐器,有的学生对乐器的学习比较深入,有的学生只是略懂皮毛。乐器基本功的不同就导致了课堂难易程度的不同。
(三)课堂教学设计不规范
器乐课堂教学也需要制订合理有效的计划。教师需要规划教学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避免在短短几周教完一学期内容,避免随心所欲地讲,期末还完不成进度,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无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
二、促进中学音乐教学中乐器进课堂的对策
(一)提高对器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根据当前新课程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要高度重视器乐教学,依据器乐教学内容的有序发展,以专题的形式列入常规教研活动中。如何在四十分钟的中学音乐课上,根据教材歌曲内容,有效发挥乐器学具功能,巧妙组织学生进行音高和节奏型的即兴游戏活动,在歌唱活动中发挥课堂乐器对乐句的感受及在乐句基础上进行即兴乐句对答游戏,尤其在关注呼吸和音色的基础上对相同乐句和不同乐句组织的简单曲式结构的感受和体悟,保证中学生器乐表现能力的持续提高。
(二)更新观念,探索课堂器乐教学模式
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器乐教学实验研究注入了活力,教师应及时学习《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并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探索器乐课堂教学模式,调整师生角色,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渗透与课堂教学中,探索教学模式。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培养独立学习、主动预习的好习惯,缩短新课教学的讲授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例如,给一段乐曲让学生合作演奏、给一段节奏让学生按节奏谱曲、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编曲等,这样的课堂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同的教学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学生都有成就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模式的改变,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彻底改变过去课堂教学的沉闷状态,带来的是活跃的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
(三)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器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如果学生对一课堂没有兴趣,每节课都味同嚼蜡,如此煎熬的学习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器乐的兴趣呢?重在激发学生对器乐课堂的好奇心,要抓住学生最初的好奇心,在学生学习乐器之前,运用语言和示范展示,吸引学生调动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多多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喜欢这个课堂。如,课前教师演奏一曲《赛马》让学生聆听,并让学生思考是在表现什么场景、表达什么感情、如何用音乐表达情感等问题,演奏结束后大家讨论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兴趣。
(四)选择适合学生的器乐
学生的兴趣是开展课堂器乐教学的前提。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的器乐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乐器不仅是一种演奏器具,还是一种学习的学具。通过学习演奏课堂乐器,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掌握简单的演奏技能,提高音乐鉴赏素质和自身音乐修养。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选择合适的器乐:
1、乐器简单易学。比如,挑选七孔竖笛、口风琴、口琴等简单而又容易固定音高的乐器让学生学起,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突显学校音乐教育特色。学校可以成立艺术团队来配合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除了课堂外有机会学习。
(五)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习惯音乐教学,特别是器乐教学,对于学习习惯有特别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能够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器乐学习的习惯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操作器乐以及运用器乐进行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这些都特别的要求器乐的学习必须符合规范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应当真正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器乐才能够真正的有的放矢,也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教学的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有助于其在今后的音乐研究中打好更好的基础,也能够更好的展示出学生对于,器乐学习的各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乐感,只有学生对乐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得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状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保障学生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和有兴趣的状态之中。
(六)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困难
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想办法积极克服困难。乐器学习也是如此。正因为乐器的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并非人人都是音乐家。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加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分析每个学生遇到的困难,相应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可一概而论。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告知学生勤加练习并悉心指导;谱面上的问题要灌输节奏音高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再如《赛马曲》中,音阶较高,节奏较快,比较难奏的部分学生能流利地演奏时教师就可给予肯定和鼓励。
初中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在学习读谱、唱谱、演奏的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起步较晚,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经验还不丰富,学校、家长、学生的器乐教育和器乐学习意识不高,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存在很多缺陷。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努力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为音乐教育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惠敏,陈志刚.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