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思维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孙舟
[导读] 摄影术的发明实际是寻找一种理想的记录影像的方法,它的诞生是经历了从针孔成像,针孔透镜聚光,再到银版感光几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发展起来。
        孙舟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摘要:摄影术的发明实际是寻找一种理想的记录影像的方法,它的诞生是经历了从针孔成像,针孔透镜聚光,再到银版感光几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发展起来。摄影是一门艺术,是大多数艺术学校共有的课程,许多艺术专业都会有摄影,摄影就是对物像素材进行可视化积累,通过研究感光材料的发展,光圈以及快门,还有景深等。拍摄具有独特视角的作品,拍摄时要始终贯穿设计思维。摄影不仅是一项技术,它更是想象的,是个性的,是艺术的,是情感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摄影。作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时刻要保留着创作的激情,要达到一定的摄影创作水平。摄影教师在教授学生摄影时,要在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提升创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把创新设计思维运用到摄影实践中。
        关键词:设计思维;摄影教学;应用
        摄影艺术自19世纪诞生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革命,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科技的发展迅速改变,摄影的设备也日新月异,摄影作品也更趋向艺术化,写实与艺术融合。摄影初期追求的是纪实,记录的是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比较关注底层人们生活的场景,一般都会采用平视的角度来拍摄,意味着平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变得大众化,出现了大多数摄影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艺术。但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愉悦,在许多高校设置的摄影课程中,摄影师追求表现现实真相的幻想,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张扬个性。用现代化的个性化视觉语言来表现题材的意义,以及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现代社会比较流行极简主义,非常简单,但是意味深长。不同时代的潮流和时尚也会发生变化,但是摄影确实永恒的,根据不同时代变化特点,把设计创造思维融入到摄影中,创造出吸引眼球的移动元素。
        一、设计思维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
        (一)放散思维
        思维整理物象素材进行可视化积累。把设计思维运用到摄影教学中的前提是摄影基础理论知识,想要创造出不一样的摄影作品,要把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好。然后才能拍摄独特的作品。从生活中善于观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普通平凡的人或事物,发现一些细节,对这些物象进行整理归纳,捕捉一些有独特视角的画面。现在的摄影设备与以往都不同了,摄影设备的工艺更加精细,更加高科技。把一些复杂事物的摄影转变成对人们视觉上刺激的感受,将一些悟性素材可视化整理,制作出色彩丰富,体现作品内涵的摄影作品。对已经选择的人或者事物景象进行整理归纳,积累一些视觉元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敏感度。
        (二)线性化的思维模式构图
        拍摄风景时要注意构图,要具有线性化的思维模式,线性化的思维模式都有清晰的主线,明白拍摄的主体,在进行拍摄风景的时候,要注重合理的取舍一些画面的元素,增强摄影的表现力,被摄物体在摄影师拍摄过程中,利用镜头的效果和不同的拍摄形式进行组织变形,夸张,取舍,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让人眼前一亮。构图是学生学习摄影必备的基础知识,构图不到位,就会减少作品的魅力,显得作品枯燥无味。在学生收集大量的视觉元素的基础上,对构图进行取舍设计。


        (三)矩阵式思维模式体现作品主题
        设计思维的矩阵式思维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将物象进行规整。生活中有许多点点滴滴的小事件,如何把这些小事件扩大,是摄影师考虑的问题,把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变成镜头下,对于生活艺术的记录,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不掩盖它的真实情况,也把这些镜头语言进行一些组织,变形处理。要极力体现作品的构图,颜色,反映内容等。在矩阵模式下,补充一些反映主体的物项内容,突出主体,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四)在风光摄影中的应用
        在风光摄影当中,要注意地平线的使用。地平线是指地面与天空的分界线,高地平线构图前景、中景、远景。低地平线构图是将地平线设置在画面的下端,天空主宰画面,使得画面开阔。风光摄影拍摄最多的是城市夜景,城市夜景要注意一些拍摄要素,夜晚炫目的灯光是进行夜景拍摄的前提条件,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从太阳刚落山到落山后的半小时是最好的拍摄时间段。城市夜景相对而言光比较弱,在自动的情况下,感光度会比较高,所以要使用低感光度,防止产生噪点,可以使用钨丝灯白平衡,在进行夜景摄影中的对焦的时候,要注意对明亮景物对焦,再锁定焦距进行构图,避免使用闪光灯。
        (五)确定好构图
        构图的核心是要表达主题,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构图技巧,首先就是要确定作品中要表达的主题、主体。做好画面的取舍和增减,构图分为三分法构图、九宫格构图、框架式构图、中心构图、引导线构图、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均衡式构图、黄金螺旋构图。构图过程中,确定好拍摄的角度和高度,确定是侧面拍摄,还是正面拍摄,确定好是仰摄还是俯摄以及平摄。另外,还要确定好远景、中景、全景、近景的拍摄。
        结语:
        一个人获取的信息大约有75%来自视觉,即来源于影像。摄影是一门影像获取的技术。研究摄影的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去认知世界,看待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让生活中的瞬间成为永恒,对历史进行记录。摄影的出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象征。一般,人们对于影像的认识或者理解是由感觉和心理状态决定的。摄影诞生之后所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因此,从广义上来说,摄影就是记录。随着摄影的发展,人们在摄影中不断增加艺术的元素,开始产生艺术摄影,他与记录摄影的区别在于艺术性的多少与高低,而无绝对的界限。放射思维模式、线性化思维模式、矩阵式思维模式都是摄影教学中的设计思维,运用这些设计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方法,增强影像的协调性,从而让学生掌握独特的取景方法,拍摄有趣味性,带有真实情感的摄影,切实提高学生对物象的整合能力,培养学生对摄影的敏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甄浩. 设计思维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一代,2020,25(13):231. 1003-        2851.2020.13.210.
        [2]邱衍东. 摄影教学中设计思维的运用实践解读[J]. 戏剧之家,2017,0(24).
        [3]闫萧宇. 设计思维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才智,2017(15):171. 1673-        0208.2017.15.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