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丽莉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八一希望学校辽宁葫芦岛125014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社重视教育问题,如何实现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完成德育渗透,成了当下教育行业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意义,并根据当下教学现状,提出优化德育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以课堂为辅助,实现学生的道德水平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塑造成为具备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德育;教育;新思路
引言
小学语文课本当中许多知识内容都有着较强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等,还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新的教育改革与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提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进来,在有效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强化其道德素养与思想品德。鉴于此,小学中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将德育教育合理渗透进来,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
1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记忆力的塑造发展关键时期,其对于学生个人品格的塑造及德育水平素养养成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在课堂教师的引导下,基于语文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德育教学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现代化教育改革浪潮中,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为小学教学课堂目标。此外,不同于其他理科类教学科目,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学习教材文化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学做人,会做人”,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难度较低,但教学内容多样化,且其中蕴藏着许多人生道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所以,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研究,将德育与智力教育相结合,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2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2.1扩展德育途径,开展实践活动
作为学校,在德育工作开展中,既要注重课堂教学,还要对学生德育教学的检验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意识,学校要能够积极扩展德育途径,为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自己动手,打造我们的美丽班级”的活动。在该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以便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意识。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举行“参观污水厂”活动。通过开展这种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自感受实际环境,促使学生感恩生活,珍惜资源。此外,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学生思想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要在德育教育中注重情景化的指引,在安排教学课程的时候选择最适宜的方式,在教学评估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想法。比如,在德育教育中以“勤俭节约”为主题,可以开展“旧物回收利用”的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还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2创设生动情境,丰富德育内容
在网络互联时代下,语文教师要借助信息化管理,利用好网络,丰富自己德育内容。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受业解惑,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化软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给学生观看一些德育相关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或者是一些传播正能量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宣传爱和善良的《小王子》;突出父爱如山和坚持不懈精神的《摔跤吧,爸爸》;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的《我和我的祖国》;教会学生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幸福的《当幸福来敲门》等等。还有一些经典的老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喜剧之王》《勇敢的心》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快乐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视频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品质修养。
2.3抓住社会实践,提升德育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还要注意拓展德育教育的范围与空间,通过开展一系列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可以极大地开拓小学生的眼界,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无论组织学生参与何种类型或形式的社会实践,都要考虑现阶段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情况,尤其是要尽可能地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可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期间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朗诵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内容,以此培养他们朗读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精神;在假期的时候,可以专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义务劳动的一些公益活动,如周末到公园捡垃圾、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或者到社区去做义工等等,借助这些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都有利于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通过慰问孤寡老人有利于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社区义工服务,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尤其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正确思路,这对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帮助。
2.4普及传统文化
德育教育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促使德育教育更加立体化,同时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标准,而语文课本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教师深入挖掘。所以小学中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丰富的德育资源,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精神,将中华文化与品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内在的责任感与思想品质,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素养,推动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例如,在进行《赵州桥》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文章中描绘了赵州桥的独特与建筑风格,讲述了赵州桥是国家宝贵的历史遗产。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合理引入了一些与赵州桥有关的图片,让学生通关观察进行思考,分析一下赵州桥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然后再通过笔者详细地讲解与分析,并且渗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提出:“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赵州桥的壮观与宏伟都是依靠古代劳动人民的才干得以完成的,现在请大家展开想象,这些劳动人民在建造赵州桥的过程中是否会遇到困难,那么他们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是依靠怎样的精神坚持下来的呢?”学生们在这时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表示古代劳动人民的建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是他们面对困难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不怕吃苦、坚持完成了。如此一来,笔者在这一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们强化了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有效培养了学生不怕吃苦、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语文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创新思维,采取上述措施,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凤,高俊云,王丽红.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9):4.
[2]赖文.试析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时代教育,2016(24):240.
[3]孙艳.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好家长,2017(50):96.
[4]李霞.浅析小学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7):380.
[5]郭新荣.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吉林教育,2014(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