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潺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金色麦田幼儿园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幼儿绘本图片丰富、色彩多元、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对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等均有重要作用。为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幼儿实际,合理选择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等相适宜的绘本,并积极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围绕绘本内容有意识地创新阅读方式、提问方式,加强引导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各种绘本阅读实践活动中去,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均可得到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绘本教学;语言能力;引导策略
一、绘本阅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将绘本教学与幼儿语言教育进行相互整合,有助于幼儿积累、学习更多词汇。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各种图片内容进行认真观察时,可以运用自身生活经验对其进行解读,从而有效加深幼儿对所学词汇的理解与记忆,逐步提高自身的词汇积累量。其次,绘本教学中具象地展示了各种抽象、想象的事物,幼儿通过直接观看绘本图片了解其中的趣味故事,在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并在讲解、复述绘本故事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最后,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加入绘本教学,可以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对阅读充满兴趣,进而为培育幼儿形成正确自主的阅读意识与阅读习惯,强化幼儿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阅读绘本
当前绘本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童话故事类、科普类、绘画类等等,由于幼儿在年龄、认知、阅读能力、阅读喜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幼儿对绘本阅读的需求不尽相同。而为了能够在绘本教学中有效引导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有必要深入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宜的绘本,进而在有效激发幼儿绘本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使其能够逐步通过开展自主绘本阅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绘本选择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具体年龄、发育情况、思考方式、认知水平等选择相应的科普类绘本,此类绘本中带有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穿插相应的文字说明,为幼儿展现了各种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绘本中丰富多样的图文故事,尤其是怪诞离奇、天马行空的科学故事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点燃其自主阅读的热情。
(二)各种教学资源的运用,构建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相应的影响,使幼儿不知不觉地进行语言表达,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各种语言训练活动,逐步强化幼儿的语言能力。基于此,本文认为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之余,也需要对现有的各项优势教学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与充分利用,围绕绘本具体内容主动为幼儿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例如在实际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运用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以及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将绘本中的图片转化成数字化图片,然后结合具体故事制作出动态、有趣、简短的动画视频,并为其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随后在正式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运用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将制作成的动画视频播放给幼儿,以此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动画视频,可以帮助幼儿快速掌握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领悟绘本故事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多元阅读方式的运用加强幼儿引导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式,为幼儿的自由表达创造更多机会,并由此引导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笔者曾经在实际进行绘本教学时,提前准备两个卡通手偶,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根据绘本内容设计制作融合视听等元素的PPT,直接在大屏幕上播放。配合手偶,用充满童真童趣、亲切自然的语音语调,以表演加示范朗读的形式为幼儿读一遍故事。借助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快速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并形成基本的绘本阅读逻辑。随后笔者通过积极引导幼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独立阅读,或与其他小伙伴组成阅读小组,以小组形式展开自主阅读。在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深入幼儿当中,认真聆听幼儿阅读绘本时的词汇发音、断句、语调等,并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之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幼儿在不看绘本的前提下,围绕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件以及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要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完整的绘本故事,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认知,同时有效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丰富教师的提问方式解放幼儿天性
现代教育大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要求解放幼儿天性,即教师要充分解放幼儿的双手、大脑、嘴等。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时,需要根据绘本具体内容与幼儿实际情况,巧妙设计各种问题并主动丰富创新提问方式,使幼儿在积极思考和主动回答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有效提高其核心素养。许多童话故事类的儿童绘本,在故事中间或结尾处通常会设有“留白”,以引人遐想和思考,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留白”,主动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以绘本故事内容为核心展开相应的思考探究。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绘本内容,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故事名称,使幼儿能够根据题目大致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随后教师可要求幼儿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经验,展开大胆想象,猜想绘本讲了什么故事,此时幼儿可能会提出各种猜想与假设。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认真阅读绘本故事,找出其中与绘本故事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相关的关键词汇或图片,再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进行思考,最终获得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启发式、想象式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提问引导方式,使幼儿不仅能够有效完成绘本阅读学习,深入把握其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学习更多词汇,有效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
(五)开展多样绘本阅读活动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时,需要从幼儿实际与具体绘本内容出发,积极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绘本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语言表达、自我表达与个性化表达,有效达到提升其语言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整体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目的。在科普类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中展示的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等,组织幼儿利用身边的材料如废纸盒、空塑料瓶等进行相应的科学小实验。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进行实践,并要求幼儿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话对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客观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对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展开自主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其注意力集中和保持时间普遍较短,加之幼儿之间明显存在个体差异,也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添了一定困难。为此教师需要将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绘本阅读引入其中,通过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幼儿自主完成各种语言训练。
参考文献
[1]张菁.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初探[J].新智慧,2020(17):144.
[2]王小芳.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初探[J].才智,2019(34):191.
[3]凌雪鑫.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