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琴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
【摘要】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中起到重要性不必多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如果班主任想要管理好班级的每个方面,需要班主任善于利用语言的艺术,只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语言优势,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能力,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良好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各项能力,让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
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除了家庭教育影响外,还与班主任管理密切相关。小学生性格、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观等正在建构和形成期,班主任在管理中潜移默化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三观,以及通过语言艺术和有效沟通,就可在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情况下,使其明确不足。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引,使其不断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最终其对拥有健康心理和美好思想品质,在班级生活与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这样的管理更有价值。
一、重视语言艺术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在小学时期的课程教学环节,班主任要在保证自己所带课程教学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及时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教师自身往往会具有一些“尊敬”和“惧怕”的心理,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影响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要极力重视,提高自身和学生之间交流的语言艺术形式,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效率。
例如,不管是在课堂教学环节,还是平时的课间休息时间,班主任都要及时去观察班级同学的变化和表现。对于一些看似郁郁寡欢或者沉默寡言的学生,老师就要及时上前去关心学生。同时要采用和谐友好的语气和温润的语言,让学生放下防备心理,获得学生的信任。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老师就要及时勉励学生自身,让学生可以打起精神来,从伤痛或者不开心当中走出来。
二、创新沟通模式,改善师生关系
创新沟通管理方式至关重要,能够有助于改善师生紧张关系。具体而言,一是需要教师在面对学生工作时,要规避的教育沟通方式就是严厉呵斥或者严厉管教。具体可以转变为讲道理、传输正确行为和表现,以及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正确认知,学生能够基于教师的和谐语言表达,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更可以积极面对错误和问题。二是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表明自身立场,也具体讲解有关班级规范制度的作用,以此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规避由于学生纪律意识不强而违反课堂纪律。这样的方式和过程即能够有效带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行为规范,也更可以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真正体现语言沟通艺术的作用和影响。
三、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沟通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独立个体,因而学生不管是在行为上还是在个性上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此种情况而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更应该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全面的区分,并保证能够实现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进行二者的沟通时,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的三观意识并没有形成,因此它们很难理解自身的个人行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对此,班主任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是合理的,或者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给他人造成影响,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发展能够与其行为规范相一致。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做到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每一个学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能够实现促进自我的全面成长,毕竟很多学生在家中经常被溺爱,因此其个性较为倔强,普通的管教模式其实很难对这类学生发挥作用,这时教师则可以采取以柔克刚的方式,通过人文关怀来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改变。
四、落实沟通工作
在对班级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不断进行互动与交流,只有将沟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这样也能够减轻班主任的沟通负担。此外,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包容学生爱护学生,同时要坚持一视同仁的沟通原则,不要偏袒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样班主任的沟通内容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和信服。
具体来说,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之前,班主任注意学生的观察日常表现,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班主任在沟通时要结合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基于学生特质采用不同的沟语言,比如对于性格大大咧咧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但是对于性格怯懦的学生,教师就要通过婉转的话语去引导他们,通过采取有针对性地沟通方式,班主任才能够不断精进沟通用语,促进沟通语言艺术的发展,使有效沟通成为班主任顺利开展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五、讲话内容应富有故事性,易于学生们理解
小学生们不能理解深奥的语言,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注意语言艺术的深度,尽量运用朴素、形象的语言开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采取过于复杂的语言。这时教师们便可以采取故事性语言来开展班级管理,拉进与学生们的距离,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思想,从而使班级管理效果达到理想目标。
如在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时,可以将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编成一个故事,名为“小纸团的旅程”,把小学生们扔小纸团的行为穿插到其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该则故事,从而养成他们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六、借助委婉方式回应学生
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委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回应,这会展现出良好的管理效果。班主任的语言能够符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在拥有良好班级管理引导下,也会健康成长。比如,当孩子出现了不合理的请求情况下,班主任以委婉形式回应,在与孩子合理沟通的情况下,让孩子也对自己的请求进行反思和分析。然后,在孩子自己主动认识到不足的情况下,也主动的提出请求取消。通过这样的语言艺术运用,让孩子理解班主任的做法,也会让小学班级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以此促进孩子成长。
语言艺术作为辅助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如今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艺术,小学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清文.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5):5.
[2]杨惠.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J].才智,2020(4):25.
[3]房燕.刍议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与沟通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