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米琼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普古乡塘边小学 553522
内容摘要:教育家但丁说过:“道德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是这样和学生共同理解它的内涵的,一个学生不管家庭是富裕还是贫困,学习是优异还是学困,我都希望并帮助他们拥有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好品德。如爱心、诚信、感恩、赞美、谦和、正直、尊重、责任、勤奋等,这些都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品质。
关键词:好品德 真人 德育教育 成功
德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人身心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社会的多方面的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和培养、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学校德育教育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点工作,各级行政或职能部门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学校,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对学生的考核,也不再单去看文化课成绩的高低,而是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去考察。但我自己认为,现在我们在德育工作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应该加以重新认识或定位。
例如,多数学校为了约束学生的言行,制定了许多制度,条条框框,显得生硬而难以操作,因而违纪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呆板的、生硬的条条框框,学生不乐意接受或者干脆不接受,给你来个我行我素,把这些条条框框抛于脑后,使老师无从下手,甚至觉得处理这些问题非常棘手。想想学生的违纪行为,诸如破坏公物,拿别人寻开心,刻画教师车辆,或拔气门芯,或破坏小树苗等,就不难分析这是条条框框的罪过。
说到这里,不是说我们学校不应该有这些条条框框,而是说,解决问题没有抓住关键的一环。我认为,这关键的一环,应是从心灵上去做德育工作。
这里,我提出,每一位老师应从心灵入手去做德育工作。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一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生在校是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老师是实施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
但学生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来自每一位老师的教育,他们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意志品质的活生生的人,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觉得自己成为“大人”了,所以更不乐意去做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因此我们学校教育有时显得苍白无力。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从实际出发,少拿条条框框去卡学生,而要从心灵入手,发现他们思想中闪光点,走进他们的思想,走近他们的生活,变填鸭式为疏导式,主体与主导才能协调发展,稳步前进。
二是学校工作由被动转到主动上来。
总所周知,学生在校,有时三令五申的一些制度,他们照犯不误,学校工作极为被动。如果从心灵入手,这一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我们老师想方设法,先“亲”后“信”,怎样做呢?放下架子,敢做知心朋友,跟学生交心,打开心灵的窗子,坦诚公布还有什么不能沟通的呢?只要领导老师上下一心,老师学生上下一心,就没有什么不能畅通,违纪事件就会明显减少,德育工作就会由被动转到主动上来。
为了使德育工作顺利地从心灵入手,德育教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
言传身教是德育教育的最基本方法。说理法是通过事实和道理、以真情实话来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说理要有民主性、针对性、真实性,既不能强制,又不能盲目,要做到真实有效,以“理”服人,同时还要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二、心里咨询法
心里咨询法就是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里障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运用心里咨询,教育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丰富的心里知识,从学生的各种行为中了解学生心里,并能端正心态与学生做真诚的朋友,要关心爱护学生。但应注意,不能随意把学生倾吐的内心秘密向他人透露。
三、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和思想、以其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来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个被敬仰和效仿的榜样给予人们精神和行为上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榜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无穷的力量。用榜样示范法要尽量采用身边的人和事,指导受教育者学习榜样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实质,而不是单纯模仿。所以,教师应该以良好的言行为学生做出榜样。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前途,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成才。所以,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应从心灵入手去开展德育工作,这样做了,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