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
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1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中职美术教育需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这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是对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引言
中职美术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但目前中职美术教育还是只停留在教授学生简单的绘画技巧层面,对于学生其他层面的培养不足,无法体现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出一下教学形式。
1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要是采取对优秀美术作品进行模仿的形式,在模仿中感受绘画技巧,其本质还是对于绘画技巧的学习,并且大多数学生认为模仿越逼真,美术素养就越好,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不全面的。在模仿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追求相似,并没有认真品味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这是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的。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的目的,让学生充分了解、品味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引导学生赏析徐悲鸿的《八骏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事迹和画这幅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再引领学生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整体理解完整幅作品的含义之后,再引导学生赏析其中的绘画技巧,体会马的各个形态的呈现,体会中国写意画的魅力,这样再进行模仿就可以更好地融合作品想要传达的思想,并运用一定的绘画技巧将这一情感传达出来。作品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作品进行及时并且细致的评价,对于展现比较优异的部分给予表扬,对于较比薄弱的部分给予一定的建议,让学生在随后的绘画中可以更进一步。通过这样鉴赏分析和动手实践的结合,才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2创设美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中职美术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注意到学生对于美术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中职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兴趣会更高些,但是对于专业可以外的学科兴致就不是很足。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情况调整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首先是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上将要讲解的知识点,然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上讲解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保持专注力,积极参与到课上的学习中来,这样充满兴趣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提升美术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油画《老国王》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中的油画风格以及国王的想象,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国王的形象。
在学生沟通交流完之后,教师展示这节课上欣赏的作品《老国王》,先引导学生感受这幅作品中老国王的形象特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幅作品的特点,作品中既有悲剧、忧伤的基调,又有欢快和乐观的时刻,整体体现了宁静和谐充满希望的基督教精神。引导学生感知完成作品的主题之后,再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中展现的绘画技巧。从而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在提升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3更新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理念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课上给学生讲授作品的分析技巧等内容,这样的形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作品中想要传达的主题内容,这是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中职美术教师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上河图》是,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动画版的视频内容,在学生观看之后让学生分析图画中展示的生活场景有哪些,对于这幅作品的感受和体会,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一幅动态的画面,能够直观感受到画作中展示出来的生活气息,感受到北宋汴京城人们的生活风貌,再次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补充讲解宋朝的百姓的生活状况,他们有着丰富的娱乐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无聊乏味。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作品的内涵,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做好引导和总结即可,强调作品中的绘画技巧。丰富的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精进、创新,设置符合当下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有效提升的学习方法。
4优化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及时准确地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生状态。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足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只能在某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判断,但是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整体过程,教师有必要完善和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从多维度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进行全面评价,给到学生正向积极的反馈以及中肯的提升建议。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的《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体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请学生分析这幅作品的巧妙之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艺术作品的赏析原本就是因人而异的,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讲解这幅作品的官方分析认证,让学生找到自己分析的偏差所在,这些偏差部分是自己的主观想法,没有结合到整个作品进行分析理解,这是不行的,分析不能和整个作品割裂开来。那么除了这些离奇的分析,学生的多种分析其实都是可以采用求同存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对于艺术的理解原本就是多面性的。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激发课堂气氛,不仅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循序渐进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到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兴趣点和知识接受水平等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从学生兴趣入手,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林中.中职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美术文献.2018,(7).
[2]董娟.中职美术教学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
[3]王秀娟.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9).
[4]梁幸荣.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
作者简介:朱青,1989年7月生,籍贯: 陕西铜川,女,最高学历:研究生,职称:二级教师,职务:美术教师 ,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