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菊
西安铁道技师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中职教育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同普通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尽管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元素相同,但是中职教育存在特殊性,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对象等方面同普通中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学方式与核心素养养成具有同向性,均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
1 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特殊性
1.1 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
中职思想政治课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差异是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个方面[2]。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意识。此外,中职教育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对职业规划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我国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1.2 教学对象特点的不同
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中职教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职的目标在于为国家及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
1.3学业评价体系的不同
在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中职学校的评价体系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且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因为对中职教育而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落实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中职教育部门在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中职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综上所述,在进行中职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参考普通中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并且根据中职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对中职思想政治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新精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
2 议题式教学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2.1 精选议题,创设情境
教材是教学的基石,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标尺。教师要先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了解应提升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再明确课堂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素养要求,最后选择合适的议题,并进一步设计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与政府”教学中,笔者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先厘清本课知识框架,挖掘其素养价值,再结合课程标准 (课标的教学提示:以“为什么‘两只手’优于‘一只手’”为议题,探讨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道理),以 “从直播行业看市场配置资源”为总议题,引导学生探究。由于议题符合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点,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确立了总议题之后,笔者接着将议题细分为多个子议题,子议题的设立一般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例如,在“从直播行业看市场配置资源”总议题下,笔者按照 3W 原则的认知逻辑顺序,设立两个层面的子议题,包括隐性知识结构层面和显性情境结构层面。
其中,知识结构层面的子议题为:经济生活中的“两只手”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两只手”优于“一只手”→“两只手”如何发挥最大作用。再创设由简到繁的情境,将议题细化为“探究直播卖货火爆原因→探讨直播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如何整顿直播乱象→直播行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构建知识体系,最后综合运用主干知识,在复杂情境中合作探究,迁移创新,逐渐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总而言之,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情设计议题,再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的情境,将情境的信息点和教材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生活化,通过情境载体推动学生实现“议中学”。
2.2 巧设活动,明晰任务
议题式教学中议题和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即议题的“议”要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如调查活动、角色扮演活动、信息处理活动、讨论活动、展示活动等来实现。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两手抓,一手抓议题,一手抓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与政府”一课为例,笔者设置了如下活动:搜集关于“直播卖货火爆原因”信息的实践活动;思考“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思维活动;参与人民网“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的留言活动,写下对政府调控直播行业的建议。如此将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悟、运用、迁移创新,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当然,要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不仅要优化活动流程,还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利用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以活动为路径、以学习任务为引领,并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从浅层的知识认知逐步进入深层的理解、认同、内化,在这种深度学习模式下,学生获得了超越浅层的知识认知,使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2.3 优化评价,综合考量
议题式教学使课堂评价前移到课前并延伸到课后,评价关注点也从单一的结果延展到学生对议题的理解、运用和迁移,即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情况,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情况。而表现评价在这方面是比较匹配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构建以表现评价为主导的多元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指标,帮助学生利用评价指标衡量和评估自己。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与政府”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将评价分为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三个维度。课前自学任务部分通过信息化平台数据统计来完成,平台自动统计学生浏览学习资料的时间和测试分数;而对于课中和课后评价,一方面利用计分软件对各组发言情况进行即时统计,进行量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利用学生活动评价表从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的引入是必然的,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可以直面世界格局与社会问题,综合运用多领域知识探究思考,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辨、表达、应变等多方面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升。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和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提高议题式教学设计、统筹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振雷.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J]. 思想理论教育,2019,(10).166-168.
[2] 陈冲,汪海涵.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9,(09).188-189.
[3] 黄彩云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研究[J].新西部,2019,(09).139-140.
[4] 康海燕,王胜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探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06).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