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陈佳华
[导读]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髓,它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是人类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陈佳华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福建省福州市  350100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髓,它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是人类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了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随着国学读经运动在世界各地的掀起和倡导,幼儿园国学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现在可供幼儿园借鉴学习国学活动的内容少且零散,如何为传统文化留存创造新鲜的血液,这是各国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日趋社区化的发展,社区内的人力、物力、文化环境等也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本文致力于探讨在现在化核心素养教育新理念、新目标的背景下,幼儿园如何根据本园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挖掘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社区资源,形成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多向互动,将传承至今的国学经典内容与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同时,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挖掘  社区资源  国学经典  
        一、全面挖掘社区资源环境的国学教育元素。
社区资源这百科全书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有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幼儿园
开发和利用。我园地处闽侯县城中心地段,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自然环境中的河流湖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这些幼儿身边的、喜闻乐见活资源都可以成为幼儿写生、画国画、谈话讲述的活教材;周围还有闽都民俗园、江滨公园、图书馆、老干部服务中心、昙石山博物馆等公共活动设施,以及过半担、划龙舟、吃元宵、吃锅边油饼、赏花灯等各种民间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
        我们深感作为闽侯县城中心的幼儿园,应多挖掘这些我们特有的资源教育资源,让孩子融入社区大环境,与国学“亲密对话”,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利用春游、秋游、周末等机会,带领幼儿观赏闽都民俗园的春景,引导幼儿参观民俗园等社区内所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诗歌、童谣等,感受浓浓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通过让幼儿与社区的人和物充分接触,使更多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挖掘社区内的文物古迹和历史人物以及典故:如昙石山文化、福建古民居、观音田螺岩的传说……这些民族艺术中历史悠久、流传最广、特色最浓、价值最大的本土文化特色。幼儿园要利用这些丰富的社区资源,将这些民间优秀传统的、适宜幼儿教育的内容传承到下一代,并初步尝试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开展“民间艺术欣赏”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建筑,亲自了解民间建筑门、柱子、屋檐的多种构造;参观昙石山博物馆,了解福建古代人的饮食生活、居住地以及如何狩猎和捕鱼等;利用周边的环境资源开展“幼儿园的旅游节”“逛庙会”等主题内容的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点点滴滴开始着手,在充分了解社会生活、环境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国学文化的内涵。
        二、充分开发社区家长资源中的国学文化价值。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广泛的社会交往,是一种十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家长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不仅是维系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教育联动关系的核心纽带,更是推动国学教育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重要保障。
        1.首先,我们应主动联系沟通家长,通过QQ、微信、家访、电访等网络手段与家长联系沟通,获得家长的认可、认同,尽量取得家长的支持;在新生入园、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渠道,给家长介绍我们的课程理念,循序渐进地引导家长逐渐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中;还可以借助“家长联系区、微信群、钉钉群等”以及相关宣传讲座的形式,全面组织与家长探讨幼儿教育细节的一系列沟通与交流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向家长、幼儿展现以国学文化为核心的艺术展现方式、内容以及整个教育方向,最大程度上体现国学艺术教育在幼儿园中合理开展的价值意义,并让家长认清自身的教育功用,从观念上认同“家园共育”的理念,转变旧教育观。
        2.其次,可以根据家长的特长或职业特点,根据需要多考察吸收“家长助教”进园的人选,准确采集家长信息,并进行分门别类,建立一个家长资源库,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让社会资源为幼儿园免费使用或者优惠使用。信息资源库的内容还应该随着家长基本情况的改变和家长意愿参加程度进行修改和完善,让其更准确地最大限度地体现自我对社会的价值,比如请有评话特长,讲福州话特别标准的家长,或者聘请有国画特长的家长定期给全园的教师以及部分家长进行国画培训,促进教师和家长的自我完善,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国学文化修养方能引领孩子们前行。
        3.再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家长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幼儿园还可以充分发挥园外教育资源,开展“优秀家长”、“热心家长”等评选活动,实施多渠道互动,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引导有水平的家长参与我们的评价中来,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动力,使社会资源为幼儿园免费使用或者优惠使用,让孩子接触到更多地方文化和更多行业的人群,同时促进家长和教师的自我完善,让其更深刻地体会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
        三、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国学教育活动。
        1.灵活运用“请进来”方式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家长志愿者”是一种全新且有效的家园合作形式,为家长们提供与班级无缝接触的机会,感受教师工作的不易,学会用另一种角度看待孩子,幼儿园可以有意识邀请“家长志愿者”协助幼儿针对国学内容进行调查、资料收集;从家长资源库中根据需要,请家长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发挥职业特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家长进国学课堂”活动,如:请有国画特长的家长来园担任客座教师,请有厨艺特长的家长来生活坊为幼儿施展厨艺,还可以创设一个“中国美”国画作品展览,邀请各班国画“小能手”及擅长国画的家长、老师现场作画,设立家长作品展示区,亲子窗花剪纸、……丰富课程内容,也为幼儿带来了别样的收获与感受,既拉近了幼儿、老师、家长的距离,增进家园共育和亲子沟通,也使幼儿教育内容变得更为多元,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2.灵活运用“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周末、节假日可以组织亲子游,带幼儿了解、认识国学文化,为幼儿所兴趣、理解、想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充实和丰富幼儿获得有关传统文化的感性经验,让孩子真正明白国学经典传递给人们的情感和道理。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到社区中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到社区生活中,让幼儿关注并融入到社区活动中,超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人服务中心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探究的对象:孩子们带上节目与小礼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社区中心的老人表演节目,拗九节送拗九粥给老人,为老人捶捶背,养成尊老、敬老的美德;为社区公共场所扫纸屑、捡落叶、擦椅子……还可以通过“小记者访谈”与社区内人员面对面交流,培养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眼界,在经历、尝试、学习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同时也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撒下了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幼儿园国学教育的发展。???
        3.以节日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体验活动。幼儿园教育将地方节日民俗资源融入教育活动中,发挥其文化价值。如:“元旦”开展“亲子剪窗花”、“三八”节“妈妈旗袍秀”、“六一”节开展“亲子插花”……家长与幼儿们可以共同携手完成民间艺术品的整体艺术设计、制作过程,充分感受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熏陶,在这样与国学密切相关的教育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们可以共同携手完成艺术品的设计、制作过程,充分感受国学艺术教育,“冬至做米时打糍粑、正月元宵节赏花灯、拗九节吃拗九粥、端午节看龙舟比赛、当地“半担”活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打糍粑的乐趣,我们一起来搓米榯,引导幼儿学习用橡皮泥代替糯米粉搓米榯,感受冬至的快乐;还可以根据节日风俗特点,让家长们带来非常丰盛的有特色的菜肴:荔枝肉、炸年糕、芋头糕、八宝饭,家长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品尝特色美食,说一说味道,菜色摆盘,以及食材里有哪一些配料,家长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享受着多样美食带来的视觉盛宴。
        中华民族几千年国学经典既博大精深,又易于入门,体现了我们的国魂和精神,是人类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着力于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职能作用,在形式多样、灵活生动的活动中推进国学礼仪教育,传承经典、传承美德,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在环境和活动场所方面突破了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走进无限的“大社会”空间,既拓展幼儿的眼界,增进家园共育和亲子沟通,更有利于培养热爱祖国、文明活泼、勇敢自信、乐于尝试的“阳光”儿童,这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J].陈奋铮.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2]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探讨[J].王芳.内蒙古教育.2019(36)
    [3]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付宇.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
    [4]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J].刘娟,唐茸,章文艳.学前教育研究.2004(01)
    [5]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课题组.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