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爬滚打,探索中成长——关于教师如何写导学案之体会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蔡飞嫦
[导读] 关于导学案的初次真正,正面接触,无疑有茫然,困惑甚至可以说是无措。

        蔡飞嫦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关于导学案的初次真正,正面接触,无疑有茫然,困惑甚至可以说是无措。《教师如何写导学案》这本书中对于导学案这样定义: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其实正如它的名字“导学案”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在于“导”,在于“学”,在于“案”。导,像导游,像导游图,引导着学生进入每篇课文,也像预习案的作用。学即对于学习的指导作用,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仿佛给了学生垫脚石,给其踩脚。案即这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案,导学案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是沟通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一条渠道,所以导学案的设计是否合理也导致着学习效果的好坏程度。本文从问题探究、知识整理、阅读讨论思考、巩固练习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望给广大教师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导学案;问题探究;知识整理;阅读讨论思考;巩固练习
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
        有这样一句话:设计导学案的关键是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探究化。知识问题化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的确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好的问题可以很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而在问题的设计上一定要精而巧,问题不能太多,太零碎,每个问题都要有价值,可以说有以一当十的价值,而在问题设计上也应该遵循难度梯度化,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呈螺旋状的上升状态。如《猫》导学单:                     
预习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咒骂(    )怅然(    )怂恿(    )(    )蜷伏(    )一缕(    )
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
3.朗读全文,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的词语句子,完成下列表格。
   

展示
1.自由朗读有关描写三只猫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回答:  
我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看到了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猫。  
(友情提示:通过某一词语或句子体会作者描写了一只什么样的猫。示例:读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我看到了一只活泼好动的猫。)  
2.体会作者一家对三只猫的不同感情以及猫亡失后作者的感情,找出文中具体表达的句子并分析。
反馈
如果你是第三只猫,你会对作者或是人类说些什么呢?
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
        知识整理之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的确,导学案上的目标并不是教案上的教学目标,它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就要切切实实地以学生为基础,时代日新月异,目标也体现着“三维”,但是在导学案的陈述上要简洁、全面、准确、具体。 空洞的目标将形同虚设,如果太大则无法实现。
        在教案中学法指导稍稍提到,不过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在导学案中,学法指导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在学法指导中明确学法指导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学习时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写作、阅读、复习等方法;二是使用学习方法的技能,即会选用有效学习方法;三是学会选用复合自己学习方法。
        谈到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是进行有效学法指导的基础,我认为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意识,是教师千辛万苦所要追求的最佳也是最终目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绝非一日之功,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和智慧的所在。课堂上,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才乐于探究。老师设计的导学活动要丰富多彩能吸引学生,而且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学生依着步骤做下去,可以给学生带来获取知识和成功的喜悦。
        此外,一些名词性关键知识点也需要很好地帮学生去罗列出来,而这个也是一个繁中取精的过程,不可以大锅饭端过来让学生进行记忆,学会让学生记最有效的知识点,而不是强调多的作用。
三、阅读讨论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导学案的展示部分是导学案的核心关键,这引领着上课的整个过程,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各小组按照导学案的问题,对本小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够解答他人的疑惑,全部组员要高质量解决相关问题;也可以尝试不分配特定内容,板书展示。  
上课不可能会是一连串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展示出来的仅仅是两三个核心问题,而这两三个问题也推动着整堂课,所以展示部分的设计非常重要,它建立在挖透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内在逻辑,对于语文来说,全文的重点必须落实清楚,而你问题的设计有效性同样也表现在你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
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巩固练习既承载着学生的学习目标,有加强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每篇导学案中都会出现检测试题,学生通过做测试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形成相关的技能和技巧。老师通过检测结果,来检验教的效果如何。语文的巩固练习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提升,一种实际生活运用的拓展,每天的下课铃之前5分钟都有一个铃声,而这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准备巩固练习了。
        所以这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手运用的时间,这个非常重要,这也可以作为整堂课回放的一个镜头。
        导学案的实施是课堂改革,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这条路现在走得有些迷茫,可以说没有底气,但是谁能保证将来不会是一条康庄大道呢。
        参考文献:
        [1]孙晓玲.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