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 郭丽萍 王凤舞 韩荣伟
青岛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9
摘要:在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食品分析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锻炼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对食物的分析能力,所以做实验是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手段。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它们的出现,更加警醒了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大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保障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食品分析是大学中所设置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每种食品的构成部分及其检测方法、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判断出某种食品的质量好坏,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在过往的食品分析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教学思想的滞后、相关实验设备的配备不齐全,学生积极性较低等等,都影响了学生对食品的分析检测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大学高校中负责此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实践多种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动脑思考,主动投入学习状态,完成此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的实验技能。
1食品分析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内容没有新意,实验条件设备不完善
食品分析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十分注重实验的课程,理论课虽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如果只单纯依靠理论教学就想要把这门课程学好,无疑是难上加难,因此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仍然有部分高校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验设备无法及时更新,实验教学条件简陋,无法满足当下对于实验教学的各方面要求。另外,随着我国大学的招生计划逐渐增加,高校招收的学生人数在增加。但是硬件设备却停滞不前,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亲身体会实验的乐趣,打磨了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1.2课堂上多以教师为中心,主要围绕着教师运行
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式中,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课堂上大多数都是以老师为课堂的中心。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是由教师安排,学生只是跟随着老师,学生极少自己去思考实践,最后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考核方式单一,无法突出学生某项优秀之处
在目前我们国家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大多数都采用的是统一的考核方式,就是笔试考试,以最后批改出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果。那么在实验方面的考核,基本上都是以实验报告的最后答案作为设计考核的参考标准,这种方式得到的学生的最终成绩就会比较的单一片面,无法很好地从整体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2食品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2.1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就是实验教学与学习中的最基础的部分,主要致力于锻炼学生对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运用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例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的标准使用方法;一些常见化学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其相关性质、作用;食品中某些指标的测量;等等。实行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并且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相关专业的职业道德,达到具备食品分析相关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修养。
2.2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由各项实验的一些部分组成,与单一的实验方式相比更加具有复杂性。主要制作一些食品分析实验中会用到的食品小样的制作配与配备,复杂样品的处理方法,提取其中的有关实验待测成分,对实验检测出的结果的的相关数据的处理操作以及最终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数据记录等。学生在任何一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一点就体现在学生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要熟练掌握并且加固自身对实验的相关基本操作和实验的操作技术特点以外,还要牢记食品分析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本身能够活的获得独立处理所遇问题的能力。实验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需要老师和学生都投入自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有严密准确的实验设计过程,熟练灵活的掌握化学药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多多进行练习,正确操作实验。例如:食物中存在的蛋白质、淀粉、未清理的食物中残留的农药的相关测定。
2.3探究性实验
所谓探究性实验就是指在我们不知道所要探究的实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探索、测定、研究并且分析,最终得到所要探究的问题的结果的过程。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该首先考虑到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我们都知道的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总归要比从他人口中讲出来的要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探究主要方位及分析的课程内容,并且有机结合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资源情况,合理地设计出一些符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并且比较容易去开展和推行的探究性实验。教师给出学生实验题目并留有充足时间和空间,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所想到的操作探究方式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操作安排,并清楚知道每一步实验操作步骤的目的及可能的分析结论会是什么,尽量在自身的能力下独立思考、完成一项探索实验,并且及时记录并将实验得到的结论准确记录下来,最后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得到实验的最终结论。探究性实验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过程的合理设计以及组织实验开展的能力,等等,可以完成大学食品分析课程的要求。例如,测定腌制酸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谷物大豆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各类水果中葡萄糖的含量、蔬菜中维生素的含量等等,教师可以设置多种课下实验标题,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学生在决定好了自己要进行的实验主题时,便可以开始着手进行实验操作,首先设计出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并且明确实施这一步的目的及探究意义为何,然后调试实验相关试剂,可以自己尝试配制,待老师检查过实验操作方案且确定无误后开始具体的操作,尽量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报告,独立的完成每一个步骤,会让学生对这项实验的操作以及结论都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并且深刻的理解记忆。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3食品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改变的方法
3.1高校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操作设备
实验操作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具备可靠的操作设备,设备的使用情况会让实验的成功性更高。实验成功又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到实验教学的学习中去,对老师和学生来讲无疑都是一个不错的效果。因此,各大高校要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学生提供良好先进的教学先进硬件设备。
3.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所谓改革,就是要将过去的不好的改掉,换成新的更加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会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实验的有效学习也有着重大意义。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例如,在进行蛋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自己在网络上找到的相关视频放映出来,先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操作思路,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奠定一个基础,视频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完成了,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转班督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3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实验考核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过去的考核实验的方法比较单一且判断结果不完全准确,学生有很大作弊的可能,有的学生甚至想要蒙混过关,所有这些都是造成期末考核成绩不准确的原因。因此在进行食品分析课程中实验教学的改革时,考核方法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也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不认真行为,提高高校食品分析课程实验教学的质量水平,达到一个不错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食品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的改革,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学习中以及自身教学方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对双方纠错。避免错误方法的延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给学生留有足够时间去自行操作,体验实验的美妙之处,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成智,侯小涛,谭建宁.食品检验与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9).
[2]郑炯,李建全,张用生.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2).
[3]王洋.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救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20(05).
项目编号:XJG201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