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李涛 徐彦秋
[导读] 动态平衡问题是平衡问题中的难点问题,这里,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如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

        李涛 徐彦秋
        湖北襄阳四中 441021
        动态平衡问题是平衡问题中的难点问题,这里,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如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
        一、图解法
        例1、如图所示,用水平细线将电灯拉到图示位置,若保持灯位置不变,将细线由顺时针转到竖直的过程中,细线受到的拉力?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分析和解答:如图所示,选O点为研究对象,可认为O点受到三个力作用:一个灯的重力引起的对O点向下的拉力,一个是电线的拉力,再一个是线的拉力,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可知电线拉力(OB)和细线(OA)拉力的合力必和灯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力的平行四边形,由于电线拉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而且电线拉力方向(即OB)方向也不变,可以发现随细线OA拉力方向改变,电线拉力逐渐变小。(即线段的长度)而细线拉力则先变小后变大,当细线拉力方向和电线拉力方向垂直时,细线拉力取最小值,由此选项D正确。
        点评:利用图解法来定性分析一些动态平衡问题,简单直观有效,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分析时要注意那些力的大小不变,注意那些力的方向不变,注意那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F1方向不变大小变,则用三角形法(或图解法)处理问题,另一个力F2的最小值条件为F1⊥F2.(2)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则用图解法处理问题.
        
        例2、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和解答:选AD.重物受到重力mg、OM绳的拉力FOM、MN绳的拉力FMN共三个力的作用.缓慢拉起过程中任一时刻可认为是平衡状态,三力的合力恒为0.如图所示,由三角形定则得一首尾相接的闭合三角形,由于α>且不变,则三角形中FMN与FOM的交点在一个优弧上移动,由图可以看出,在OM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绳MN中拉力一直增大且恰好达到最大值,绳OM中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D正确,B、C错误.
        点评: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还有两个力的夹角不变,可以画圆,因为有两个力的夹角α不变,所以表示重力的线段对应的圆周角不变。
        
        二、解析法
        例3、如图所示,一个重球用绳子挂在光滑的墙上,当保持球的重力不变时,缓慢向上拉绳子的过程中,绳的拉力T和球受到的支持力N如何变化(  )
        A、T不变,N不变          B、T不变,N变小                   
        C、T变大,N变大          D、T变小,N变小 
        分析和解答:如图所示,选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G、线的拉力T、支持力N,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可知线的拉力T、支持力N的合力必和球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由平衡条件可知,T =G/ cosθ,N=Gtanθ,缓慢向上拉绳子的过程中,θ变大,cosθ变小,所以T变大,tanθ变大,所以G变大。所以选项C正确。
        点评:有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适合利用解析法,解析法思路清晰,推理严密。另外,本题也可以用图解法。
        
        三、相似法
        例4、如图所示,定滑轮的正下方有一个半径为R的半径,用力F拉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使质量为m的小球缓慢由A处上升到B处,若小球在滑动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大小为F,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不计定滑轮的大小及一切摩擦,则( )
        A、N不变,F不变          B、N不变,F变小
        C、N变大,F变大          D、N变小,F变小
        分析和解答:在小球中A处缓慢地移动到B处的过程中,可认为小球在不同的位置均处于平衡状态,而小球始终受到重力,半球对它的弹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F作用,画出小球在某一位置A时受力图,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N和F的合力恰好与mg平衡,作平行四边形AFGN,其中△AGN与△AO'O相似,由此可得
        N/G=R/H和F/G=OA/H
        式中H为定滑轮到半球球心距离
        所以 N=RG/H,F=OA·G/H
        在小球A移动B过程中,球半径R不变,H不变,OA变短,可知N不变,F变小,故选项B正确。
        点评:在题目所给已知量中,只含长度量时可考虑使用三角形相似法解三力平衡问题。
        
    四、整体法、隔离法
        例5、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5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N不变,f变大          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
        分析和解答:以两环和细绳整体为对象求FN,可知竖直方向上始终二力平衡,FN=2mg不变;以Q环为对象,在重力、细绳拉力F和OB压力N作用下平衡,设细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P环向左移的过程中α将减小,N=mgtanα也将减小。再以整体为对象,水平方向只有OB对Q的压力N和OA 对P环的摩擦力f作用,因此f=N也减小。答案选B。
        点评:注意掌握隔离法和整体法。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隔离时,选受力较少的Q作为研究对象简单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