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终身受益——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江泽洪
[导读] 好的习惯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动力,是经过长时间慢慢形成的。

        江泽洪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中心小学   526333
        摘要:好的习惯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动力,是经过长时间慢慢形成的。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中,除了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取成功的主要因素,为了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意识到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成绩等各方面得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正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教师要意识到学习习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问题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所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低年级培养起来,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当学生注意到某一事物时,才会进行思考,所以要想学好,学生就要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因此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观察教师演示的过程、授课的动作与表情、板书的内容等,才能进一步的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对学生学习都是有益的,而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通常会用肢体、语言等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拼音o、u、b、d、c时,教师可用手势做出字母的形状。或者在识字教学《菜园里》时,教师可以用教具让学生认识各种蔬菜和汉字。另外,学生还要学会多听,听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认真听讲习惯尤为重要,能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好每一部分内容。
        二、培养学生敢于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习惯,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时,语言要完整、表达要流利、声音要适中。例如,在学习《小熊住山洞》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想一想、讲一讲其他小动物给小熊一家送花时会交流什么?如果你自己是小熊会怎么做?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思考、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可以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能流露出想要批评的神态,而是要用鼓励的眼神回应学生,并讲一些鼓励的话语,以提升学生自信,培养学生敢于发言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做作业的习惯
        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能帮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面对课后作业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认真、独立的完成当天的作业,以免学生养成拖拉做作业的不良习惯。在做作业前,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只有理清了题目学生才不会造成错题。在培养学生认真做的习惯中,还要规范学生书写格式。很多小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一笔一画的认真写好每一笔,让作业更加工整规范。在完成作业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习惯,以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另外,当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无论多忙也要为学生评上几句温馨评语,以鼓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
        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习惯
        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无论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当小学生在学习新课程前要做好课前预习,先了解课堂教学的大概内容,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在《黄山奇石》中,学生可以在预习阶段先熟读课文,将不理解的生字、词语等做好标记,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加强。与课前预习比较,课后复习同样重要。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如果没有及时的复习,学生就会学一样忘一样,学习就会毫无意义。
        五、培养学生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自觉改正问题的习惯。在这一习惯培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师给出的评语,然后对教师提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针对性的提升。其次,要多看书,结合自己的问题做到不耻下问,直到弄懂为止。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评语进行自改。最后,在改正后要认真的检查,以防再次出现错误。
        总而言之,行为即养成习惯,习惯能造就性格,性格可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受益匪浅。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一件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良好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而能自愿的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宋美鑫.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策略[J].吉林教育,2021(Z3):57.
[2]肖国红. 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习惯之浅见[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2.
[3]宋震.好习惯终身受益——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考试与评价,2020(11):7.
[4]李跃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02):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