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为群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中学 215236
摘要:初中生要不断培养道德与法治文化核心素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初中阶段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非常重要,“立德树人”应该从初中开始。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重视“道德与法治”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学校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地方,“德”在中学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法治修养。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极高的法治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文化核心素养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德无才的人无法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有才无德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一颗炸弹。学校应该注重素质教育,注重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有巨大的责任。调查发现,我国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这门课程在很多中学仍然不受重视,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对教师唯一的考核标准,学生、教师、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因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要求。其次,我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形式单一,有些课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时,直接照本宣科地去灌输书本上的枯燥知识。这种形式非常单一、没有吸引力,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一、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文化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到底。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具有层次性,不仅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层次化,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教育,还要将学生有层次性地划分,对于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较缺乏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教师通过制定合理的、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能够提高班级整体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形成非常友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发现自己》时,教师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其次,针对个人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巧用微课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学用时较少、主题鲜明、内容生动有趣,作为一种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质量。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微课,能够让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在讲到七年级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时,教师通过自己制作与“生命”有关的微课或者在网上查找相关的微课,在学生观看消防员舍生忘死时,会更加理解生命的真谛,更加热爱生命。
三、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情景教学法,课堂更加生活化,趣味性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将书本上的知识生活化、简单化,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如在讲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时,教师将学生按照座位前后顺序将班级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通过投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的含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正确批评教育学生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比如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赫尔巴特曾经告诉我们:“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差,犯错在所难免,然而在对犯错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开展的重要时刻。首先教师应该夸赞学生,每位学生都喜欢被教师表扬,之后教师应该温柔地告诉学生所犯的错误,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爱。在批评学生时,要充分给予学生尊重,切忌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犯错学生,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批评之后,教师要关注学生之后的行为变化,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路上不落下任何学生。通过用心地与学生交流,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在这种正确的批评教育中,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非常有帮助。
结语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如是说。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然而“道德与法治”是素质教育非常关键的一环。初中教师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循循善诱;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通过创设相关情景,将高尚的道德与法治理念不断渗透进学生的心灵。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高自己专业教育的能力,真正地让“道德与法治”走进每位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赵学栋.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59.
[2]周华选.基于情景教学法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价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68.
[3]蔡红梅.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