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国防人力资源的管控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俞珊 王登岳
[导读] 国防人力资源是国家军事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进而关系着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俞珊 王登岳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国防人力资源是国家军事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进而关系着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在分析人力资源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征兵现象的透视,就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和对国防的作用做了解释,通过列举传统国防人力资源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探究国防人力资源新内涵,探索如何将我国打造成一个军事力量强国。
        关键词:人力资源 国防 征兵 管控 发展
        一、国防人力资源构成及发展现状
        (一)人力资源的构成
        1.数量与质量
        人力资源指的是在适当年龄范围内能够通过劳动为社会提供一定价值、做出一定的贡献的人口总和。其组成的重要因素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在此次新冠疫情中,武汉能够实现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正是因为七千多名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反映出人力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仅需要付出劳动力的过程中,人口数量对于事件的完成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人口资源不同的是,人力资源从人口资源中提炼出来的、更具价值与质量的人口。国家征兵入伍时,要对所有申请人进行身体检查和政治审查,并且极为严格。较之没有质量的乌合之众,国防更需要的是高质量人才,是能够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能力者。
        2.智力与体力
        尽管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都注重智力和体力的输出,但人力资本强调的是一种人所付诸的资本因素,它的重点在于付出之后所得到的回报的价值,是一种更看重利益的物质资本。而人力资源不同,其强调的是在智力和体力输出之后,对社会的贡献和人自身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不能仅仅具有劳动能力,而应同时具有智力与体力,这样才能顺利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知识与技能
        合格的人力资源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包括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等。在国防上,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杰出的保卫国土的能力都是更好守护祖国和平安定和疆土完整的必要因素。
        (二)发展现状
        毛主席曾经说过:“真正强大的力量属于人民。”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力资源依然被作为建设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存在,人依然对国防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因素依然对国防结构具有直接影响。我国也非常重视对军事人才的培养,着力于发展更加科学的国防人才教育机制,正如江泽民所言,“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因此,深入了解国防人力资源构成,探求其不足之处,才能更合理提出解决方案,打造军事人才强国。
        二、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在国防中的价值
        当今社会,国家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更多的是加强对于社会人才的培养。“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吃穿已经不是当代中国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国家的需求也从仅仅贩卖劳动力逐渐转变为对饱含创新与新鲜血液的人才的培养。发展科技、不断创新才是眼下展国兴、扬国威的重要工具。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基础,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对人才的培养与驱动。
        军事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具有守护自己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康的能力。叙利亚等国,在国防力量较弱的现实下,就只能接受他国的侵略,在国与国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邓小平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军事力量与国防力量的驱动是发展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前提条件,只有国家建设好了,人民生活和平安定,那么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会逐步显现出来,国家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属于自己的舞姿。


        而“人”又是军事力量的核心要素,在国防问题上,人力资源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军事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养军事人才、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摆在国家发展的突出位置上;要提倡强军强国战略,不在最基础问题上落后。军事力量的对比,其实也就是各国军事人才的较量,我们需要的,是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是具有强大的指挥领导能力、能带领军队打胜仗的优秀军事人才。国家防控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机制,强大的自我防控能力是其发展一切的基础。着力打造一支支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国防军人,是人力资源在国防中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传统国防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不明确,缺乏灵活性
        每一年征兵入伍的大学生中,并不是每一位都目的非常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部分可能是因为家长要求,或是看重退伍军人在求职方面存在的优势才选择入伍,而这些,都不足以支撑起他们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军人。在国家防控中也是如此,传统的国防在军事训练上也有些许盲目,死板的规则条目和强制性的训练考察内容,都非常缺乏灵活性,是一种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军人们的积极性。一致的高强度训练,不一定对每一位军人都适合,训练应该做到的,是对每一个人都“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打造高质量人力资源部队的目的,才不至于在繁重的练习中逐渐迷失。浙江两名高校大学生拒服兵役,被罚永久不得恢复学籍,这件事所折射出的是个人对于国家缺乏忠诚与真心,以及其参军目的的不明确。
        (二)人力资源国防意识缺乏
        现如今,高校每年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也安排每一位大学生参加军训,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爱国、为国的信念,但是更多的是走个流程,不管是高校还是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是把它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这同样也折射出人力资源国防意识的缺乏。传统的国防意识仅仅是将国防和军事结合起来,而忽略了人力、经济、政治等众多因素,是一种片面的认知。
        四、如何进一步发展国防人力资源
        (一)区别传统,全面认识国防人力资源的新内涵
        将现代国防人力资源与传统国防人力资源相区别,在认识到军事力量重要的基础上,将视野放开到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上来。注重以人为核心,做到正确的人与资源的有机结合,增强国防的灵活性,提高军人们的积极性与活力。深度挖掘人力资源与军事的相关性,充分利用人力优势,将人才作为发展国防和军事力量的重要资源,更合理更科学地加强国防力量,将我国打造成一个军事强国。
        (二)合理分配与管理,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我国国防事业应注重以人为本,确立人才新标准,建立健全合理公正的激励机制,尽力让每一位国防事业从业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能够充分将个人与集体相结合,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化,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的国防发展,增强我国的核心军事实力。
        (三)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引进高质量人才资源
        扩大军事机构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让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进入军事机构,发挥国家人才资源能力最大化,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尽力提升人才生活幸福感,让人才从内而外感到归属感,做到让高质量人才主动参与国防、愿意留在国防、努力为国防为军事做贡献。
        在世界越来越重视军事人才的新时代,投资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人才资源在军事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只有努力发展新时代国防人力资源、制定属于自己国家的独特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新形势下位居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周琪、杨露《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创新思想的现实基础、内涵与实践要求》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2
        [2]刘华蓉《创新人才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7:4
        [3]覃耀童《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内蒙古日报社,2018:5
        [4]孙胜男《我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研究》山东财经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