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芹
河北省定州市西南合八一希望小学075000
摘要
小学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各个层面的关注,培养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难点。小学科学课程因其探索和启发性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开发为开展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本文从小学素质教育实施面临的困境出发,从学生学习到老师授课的整个环节,提出了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主动学习意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主动学习,
一、前言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注重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可以使基础教育返璞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干扰下,已异化为“应试教育”。这种异化使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从素质教育的实现层面来说,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身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切合自身发展的素质教育。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科学探究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因为小学生知识面比较窄,而科学探究教学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科学探究,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1]。小学科学通过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一些基本现象的基本原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这些基本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因此,基于科学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非常有效的。
二、研究现状
关于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涉及到所需学习的语文、数学等各种课程,现有的研究涉及到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小学数学、小学语文[10,11,12,13],不同学科的主动学习有不同的引导和培养方式。
有研究表明,由于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所以关于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主要依靠教师引导,可以采取营造氛围、创设问题、引导学习、反馈调节、评价激励等方式[14]。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由于学科特点,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14];小学英语学习需要创设学习语境,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打好基础,所以需要引导学生课前自学[15],课堂需要教师引入激励反馈[16]。除了教师主观引导,有研究认为借助多种技术及手段也是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途径[17,18]。
三、培养主动学习意识的意义
1、促进现代社会不断进步
主动学习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主动学习意识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对于小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要求[2]。所以社会在发展的同时,要求每个人进入终身学习的状态,要求每个人都要主动学习主动进步。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从小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例如,不仅是对理论知识上进行学习,还要在实践操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能单单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学会把课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促进学生个人进步
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发展,而主动学习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这一过程的重要一环,就小学科学学科内容来说,注重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其学会发现问题,在实验中解决问题,有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其综合素质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2]。
四、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源缺乏
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紧紧把握科学课程的特点,设计有效的实践环节。现如今社会、学校对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环节的实施根本得不到保障;教育支出在科学仪器等资源的方面也较少,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地区,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更是缺乏,所以由于不够重视科学课程的教学极大的影响了科学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4]。所以,大部分学校的科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即使设置了科学实验课程教学,也根本没有涉及实践操作,自然会影响科学教学育人价值的发挥[5]。
2、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
科学课程不属于升学考试科目,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学校考核教师教学质量仅仅以期末考试为依据,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能力及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实在过于片面[6]。所以对于评价科学课程教学效果,都应该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脱离应试教育的思维,让教师脱离应试教育偏向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多个维度进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模式和观念相对落后
科学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学模式也更加灵活。科学教学对科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业务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有多个途径扩充知识内容 [1]。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仅能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并不是安排业务能力更合适的年轻教师进行授课,所以大部分教师无法运用有效手段寻找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不利于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还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同样的,思想观念的落后致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以传统的“满堂灌”讲授法为主[2]。通常一个科学教师要担任多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课时多、工作量大,这是当前科学教师面临的主要困境。因此,单纯的让学生接纳而不思考的教学模式就比较常见了,即使这种方式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够切合,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
五、如何在科学课堂上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1、改变授课模式
小学阶段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主要基于对知识的理解及反复模拟练习。因此,科学教师在授课时,需重视教学方法多样化,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保证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精简课程内容,注重与学生的课前沟通环节,一些线上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疑问点和兴趣点,进而制定更具体和更有吸引力的教学计划。
(2)分层教学。这种模式要求授课教师需要更清楚的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确保任务难度与学生认知相符。例如,在进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研究食物配料表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网络查询等多种渠道,了解各种配料的具体作用及对人体的影响,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安排整理食物配料表的内容的学习任务,给学习能力较扎实的同学安排设计问卷和调研的任务。
2、改变学生学习模式
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由于课程属性的原因,科学课堂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学生学习模式,可以安排分组合作学习[9]。
在老师安排的既定题目作为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合作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式,对于发展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确定当堂课程的学习题目后,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学习基础,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团队中找到自身定位,承担学习和分析任务;除了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分组学习后的学习经验汇报和总结的任务,将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外的延续。
合作学习是真正让课堂主体回归到学生本身的方式,这种方式学生有意愿认真、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真正提升知识水平。
3、增加资源广度
科学教学环节分为理论和实操,理论教学基于教材进行,实操基于实验仪器进行。
针对教材部分理论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补充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做预习作业,拓宽科学学习的学习范围。预习内容的增加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不同类型的学生会进行不同维度、不同方式的知识学习。从增加学习维度来看,学生会从自然现象的发生原理探索到相关事件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影响;从增加学习方式来看,课外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高于教材能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学生从教材上获取不到更多内容后,会借助课外书籍、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实操环节,由于实验器材、实验药品有限,特别是农村地区,不能保证人手一套操作用品,再加上部分实验的危险性,小学生不能亲自实操,所以教师可以搜集视频进行课堂学习,或者寻找实操性更高的实验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替代,保证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六、总结
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过程可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环节,从拓展学生课前预习内容,课上教师针对学生个体情况丰富教学方式,课后设计多层次的课程作业整个教学环节出发,培养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极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胜.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0(20):32-33.
[2]韩刚.小学科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J].学周刊,2020(18):47-48.
[3]张晓东.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242-243.
[4]毛东林.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J].学周刊,2020(24):70-71.
[5]谢微.小学科学教学中育人途径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 (7):162
[6]张雪忠.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导师育人途径的探索[J].华夏教师, 2016(1):28.
[7]李凤.让实验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浅谈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30):53-54.
[8]张岚.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J].学周刊, 2019(31):36
[9]丁奎一.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102-103.
[10]黄芳.促进小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方法[J].新课程,2020(31):88.
[11]黄琛.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57.
[12]张东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路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13]孜丽哈尔·托汗.例谈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生字兴趣的有效方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新课程,2020(26):186.
[14]赵春燕.注重学习指导,演绎智慧课堂——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J].小学时代,2020(06):54-55.
[15]娄栋.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13):51.
[16]阮莹.引导自学 促进发展——小学英语自学学习方法探析[J].校园英语,2019(43):74-75.
[17]胡焕青.新媒体新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1(07):55-56.
[18]张萍.新媒体新技术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创新[J].小学生(下旬刊),202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