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带教模式在临床骨科带教中的临床实践效果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1、肖良1 徐宏光2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分析阶梯式带教模式用于临床骨科带教的效果。

        1、肖良1  徐宏光2通讯作者
        1、皖南医学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 241000;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 241000
        【摘 要】目的:分析阶梯式带教模式用于临床骨科带教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的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研究主体为2017级骨科实习生52名,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的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研究主体为2018级骨科实习生54名,采取阶梯式带教模式。对比两种模式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为(92.32±4.12)分,实践操作成绩为(90.52±4.33)分,均高于对照组成绩,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的带教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为82.69%,对比差异显著(P<0.05)。带教前,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评分以及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评分与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骨科带教中实行阶梯式带教模式可以提高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培养其评判性思维与临床沟通能力,且能获得较高的带教满意度。
        【关键词】阶梯式带教模式;临床骨科;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临床沟通能力
        实习期对于骨科学生而言极为重要,可以使学生在临床骨科实习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变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1]。传统模式的骨科带教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论文撰写等内容,忽视临床实践操作的带教工作,且带教模式相对单一,具有盲目性,带教效果一般。现阶段,阶梯式带教模式得到广泛性应用,其能够循序渐进的开展临床骨科带教工作,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协助其架构骨科知识体系,具备评判性思维,进而科学应对临床诊疗工作[2]。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间临床骨科实习生106名,用于分析阶梯式带教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的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共计2017级骨科实习生52名。男性比女性为14比38;年龄从18岁间断至25岁,均值(21.52±1.33)岁。观察组的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共计2018级骨科实习生54名。男性比女性为15比39;年龄从19岁间断至26岁,均值(21.09±1.28)岁。数据经假设检验后P值不足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总结骨科带教重点知识和难点,于课堂中按部就班的讲解理论知识,并现场示范临床操作要点,组织实习生观摩和亲自实践,带教结束后组织实习生统一考试。
        观察组采取阶梯式带教模式:①认知阶段:进入临床骨科第1周为见习与熟悉期。带教负责人于入科第1d向实习生介绍本院骨科的相关制度、基本情况、环境布局和收治病种等知识。由带教老师向实习生介绍科室班次、学习计划,同时进行入科安全教育。询问实习生的带教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入科2-3d分配带教老师,每3-4人为1组。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巡房,观察整理床单元、监测生命体征等基础操作的技巧,拉近师生关系。带教老师向实习生讲解疾病症状、疗法和注意事项,示范仪器使用方法,使实习生基本掌握骨科基础操作。入科4d进行理论知识授课,全面介绍骨科的高发病类型、病因、转归和注意事项等知识,及时解答实习生问题。入科5d,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进行实践操作,如使用仪器、监测患者体征和整理床单元等,对于操作不当之处予以指点。②实践与提高阶段:入科14-21d,由实习生完成入院宣教和术前术后护理操作。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准,每月划定1个教学重点,采取一对一授课方式提高实习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在示范静脉输液和导尿等侵入性操作时,带教老师应讲明操作步骤,多次示范后由实习生上手实践。每个教学重点的带教思路均为理论知识讲解-模拟操作-亲自实践,有针对性的要求实习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及时纠正其操作不当之处,与实习生共同制定护理目标,使其自主解决实践问题。③反馈与评估阶段:入科28d,带教老师个体化解答实习生的实践操作问题,考核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出科前由带教老师评价实习生的理论、实践、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沟通能力;实习生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双向评价。
1.3 观察指标
        以考评大纲为标准,实习结束前对实习生进行知识考核,理论知识考题以基础护理和骨科特殊护理为出题点,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实践操作考题以骨科临床操作技能为出题点,现场操作,总分100分。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实习结束后匿名填写,含动手能力提升、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能力提高、协作能力培养和课堂氛围等内容,问卷发放106份,全部回收。问卷满分100分,十分满意为>75分,基本满意为45-75分,不满意为<45分。
        带教前后,利用加利福利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缩略词CCTDI)评估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含7个维度:批判思维自信心、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每个维度赋值10-60分,共计70-420分,评判性思维倾向与分数正相关。
        带教前后,利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测评临床沟通能力,含护患语言沟通、情感感知、团队沟通、困难情景沟通、护患非语言沟通和情感支持等维度,每个维度赋值1-5分,1分示很差,5分示很好,共计6-30分,临床沟通能力与分数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后有差异(P<0.05)。

2.2 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带教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为82.69%,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评分比较
        带教前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评分并无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

2.4 两组实习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比较
        带教前,两组实习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实习期是临床骨科护理教学的重要时期,可以帮助实习生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而具备高超的临床技能。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影响实习生的专业水平,采取科学化带教模式能够提高实习生的职业信念、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3-4]。传统带教模式要求带教老师全程带领实习生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缺乏系统化的带教计划,不利于实习生进行理论知识梳理,常会导致其紧张和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师生交流,过于机械化的重复护理流程。这种带教模式会使实习生产生惰性,降低其学习主动性[5-6]。此外,传统带教模式过于关注理论知识考核,并未系统分析带教缺陷,不利于带教质量提升。阶梯式带教模式将带教全程分为不同阶段,利用逐级上升的带教思路分层次开展带教工作,利于实习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7]。该教学法的优势为:①目标明确:实习生入科后开始落实带教工作,先统一组织实习生熟悉科室环境与知识,可帮助其适应环境,系统化了解骨科护理工作内容,可防止带教工作的随意性[8-9]。②提高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落实大叫工作可以使实习生感性认识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再进入实践阶段可提高其兴趣点,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③拉近师生关系:阶梯式带教模式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消除实习生对于带教老师的畏惧感和距离感,利于实习生积极发表个人看法,使带教老师进行针对性指导[10]。
        结果中,观察组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是阶梯式带教模式鼓励实习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制定学习目标,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是带教前会对实习生的教学需求进行全面评估,可以针对其学习需要因材施教,于不同阶段进行一对一指导,能够提高实习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进而主动优化自身技能,丰富知识结构。这种健康的学习环境会提高实习生对于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11]。带教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是入科前带教老师会对实习生进行安全教育,带领其熟悉科室工作内容和环境,有利于实习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感,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阶段式带教期间实习生可以发现实践操作问题,提出自己观点,而带教老师综合评估后会借鉴实习生的相关建议,这会显著提高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2]。观察组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是阶段式带教要求实习生参与临床工作,直接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向带教老师反馈意见,由带教老师指导和更正其不足之处,可以持续性提高实习生的沟通能力。
        总之,阶梯式带教能够明确带教目标,使实习生全面且细致的掌握专科知识,主动提升沟通能力,积极运动理论知识,优化实践操作技能,可大幅提升临床骨科的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贺靖澜,申娜,于艳芳, 等.阶梯式带教模式在临床骨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0):309.
[2]张海豫,程月起,张亚倩, 等.探讨阶梯式带教模式在临床骨科带教中的临床实践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121-122.
[3]胡婷.分析阶梯式教学法在ICU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1):16-18.
[4]Antiperovitch Pavel,Bayés de Luna Antoni,Nunes de Alencar José, et al.Old teaching tools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The value of the Lewis ladder diagram in understanding bigeminal rhythms[J].Annals of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og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lter and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ogy, Inc,2019,24(5):e12685.
[5]靳立荣.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0):137-138.
[6]张志超.阶梯式情境模拟教学在肛肠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129-130.
[7]王本金,黎焕琴.阶梯式教学法在ICU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8):132-133.
[8]Pavel Antiperovitch,Antoni Bayés de Luna,José Nunes de Alencar, et al.Old teaching tools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The value of the Lewis ladder diagram in understanding bigeminal rhythms[J].Annals of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ogy,2019,24(5):n/a-n/a.
[9]雷素珍.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99-101.
[10]马玉艳,张敏.探讨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4):293-294.
[11]彭春梅.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8,8(9):371.
[12]Paula Beesley,Julie Devonald.Partnership working in the face of a pandemic crisis impacting on social work placement provision in England[J].Social Work Education,2020,39(8):1146-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