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国礼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第二中学 533199
摘要: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数形结合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提升授课效率及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使数形结合思想得到有效运用,任课教师需要摒弃原有的教育指导理念,围绕这一思想对授课模式加以优化创新,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在科学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探究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教学;运用;措施
引言
数学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较难开展的教学环节,当任课教师的教育指导理念积重难返,所采用的授课形式过于模式化、程序化时,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将逐渐消失,课堂教学效果也将差强人意。为规避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心理,需要在初中数学课堂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这一思想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逐步强化。为使数形结合思想切实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任课教师需要先做好备课工作,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科学制定教学大纲,由此使课堂讲解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有效转化图形与数学关系,进而找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还需要在练习环节融入数形结合思想,由此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意义
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融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帮助学生不断强化思维能力,使其数学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通过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促进数量关系与图形的相互转换,这样一来,复杂的数学课程内容就会一目了然,并且更加简单化,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有效降低题目难度,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得以良好发展,与此同时,学生也能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审题思维、解题思维的灵敏度。因数学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为冗杂,数学学习过程也十分枯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丧失兴趣,进而产生偏科现象,而数形结合思想的合理运用,不仅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还能使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将数学课堂当成促进个人综合发展的主阵地。当数学问题与图形完成相互转化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充分调动,数学学习效率也将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策略
(一)在备课环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备课环节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一环,任课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并在此环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以期为学生提高数学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思考过程,也就是掌握数学思想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他们才能在学习新知时不会束手无策,才能促进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初中数学课程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多种形式,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最为关键,也最具趣味性,在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促进效能也最大,鉴于此,任课教师应予以其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数形结合思想,使其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以《探究轴对称的性质》为例,任课教师在开展备课工作时,需要围绕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具体而言,通过深入探索教材文本中涵盖的有用信息,设计特色授课活动,合理安排课堂讲解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以数形结合形式呈现轴对称性质的推导过程,由此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二)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
数形结合思想,顾名思义就是将数学运算中的数与形相结合,由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多条途径,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此种授课策略,可使问题变得简单化、生动化、具体化,也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强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通过以形助教、以数解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并进行大胆假设及自主分析,找到图形中存在的数学关系,由此来锻炼学生的转换能力,进而为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在此期间,学生能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能逐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转换课程内容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为使数形结合思想在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切实发挥出效能,任课教师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空间,使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逐步打消对数学这一科目的抵触心理,同时建立与同学、与教师的融洽关系。
初中数学课程涉及到理论概念、公式及定理等,其中理论概念既是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公式及定理的重要前提,鉴于此,理论概念教学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关键,需要受到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数学理论概念普遍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期间极易产生错误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讲解,使抽象、晦涩的理论概念,变得具体化、趣味化,进而使学生能够透彻且准确地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及其图像》的相关理论概念时,因其具有一定难度,教师仅从定义角度来展开讲解,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将难以正确理解,也极易陷入思维误区,针对这一情况,任课教师可融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绘制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此使学生准确理解何为“变量”、何为“常量”。
(三)在练习环节融入数形结合思想
通过在练习环节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方法,深化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在此期间,任课教师需谨记一点,即不能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展示正确的解题思路,而是要先帮助学生找到图形中存在的数学关系,再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才能得以不断强化,其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才能更加透彻准确,解题过程才能更加顺畅无阻。在初中数学课堂,任课教师在讲解数学练习题时,应将目标设定为:使学生形成触类旁通这一能力,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讲解一种题型,以此使学生掌握类似题型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应积极组织数学练习活动,带领学生回顾并运用曾传授的课程内容,以此完成解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对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通过将数字与图形相联系,使数学算式简单化,使他们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进而找到正确的切入点,进行习题的解答,并能在答题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定理及公式,实现快速解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既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为使这一思想得到有效利用,任课教师需以崭新的教育指导理念,多元化的课堂讲解模式,在备课环节、授课环节、练习环节,融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带领学生找到数学问题与图形的关系,进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曾平.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张华.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有效性探究[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3]郑学彬.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4]高兆林.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