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亦萱
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
摘要:作为一种用于日常教师教学和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充分使用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更加清晰有重点的指导教学,并且使得阅读课程教学更为重点突出且清晰明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对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地就相关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从而获得最大化发挥思维导图的效用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展开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逐渐放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提升,从而需要教师积极尝试各种新方法来引导小学生的自主想象以及活跃思维的能力。作为一种用于日常教师教学和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充分使用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更加清晰有重点的指导教学,并且使得阅读课程教学更为重点突出且清晰明了;同时还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整合语文阅读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清晰高效及重点突出能够有效保障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学习质量。本文首先对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地就相关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从而获得最大化发挥思维导图的效用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1.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学生潜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强调“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偏重教师个人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却忽略了新课程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如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则有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理念,从而更加着眼于引发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与此同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可以充分利用左右脑合作的思维模式,科学运用人脑开展合理的联想、探究和思考,进而将阅读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联想、组合和创新。
2.改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水平主要体现是否掌握和创新阅读方法,在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小学生仍然使用逐字逐句的落后阅读方法,这种传统阅读方法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很容易因为阅读信息量过大而使学生感觉单调和无聊,难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应用思维导图则可以将繁杂的阅读信息集中到一幅图上,并且将单一的文字材料转化成为关键字词和图形图像相互结合的有机体,从而帮助小学生从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同时配合符号、图形以及颜色的使用,从而使语言文字的美转化成为图画美,进而使小学生通过欣赏图画美来增强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群体具有独特的好奇心,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从而使小学生可以将传统的“看”和“读”转化成为“动”和“画”,进而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1.基于生字词学习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汉字是音、义、形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便是识字教学。可以说,识字和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生字词的学习是学生展开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基础。单纯的读读、背背、写写虽然也能让学生记住,但是不仅忘得快且枯燥无味,小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畏难情绪,属于机械性学习。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运用文字和图片的崭新教学形式,运用思维导图开展生字词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青”字时,让学生画一朵花,花蕊中写青字,花瓣上让学生加偏旁组词,小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生字词的印象,而且可以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轻松的记住这些生字词。
2.基于略读学习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略读意味着对一些不影响情节推动的语句进行浅读甚至是不读,训练得当的略读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率。略读需要基于文章整体的论述基调以及情节重点,读者在选择性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忽视一些细节描写从而更快找到文章重点词句。许多小学生在没有经历过略读训练时的常见做法是全篇一字不落地读完,这种阅读方式会占据学生较多的时间而且容易让学生很难快速找到文章重点。所以教师需要有方向性地引导小学生将关注重点放在文章的基础基调以及段落特征上,通过将文章题目、段落标题、中心句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来制定全文本的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快速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思维导图在文章略读训练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文章段落、组词造句的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全面理解。
3.基于归纳提炼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从全文阅读中归纳总结出行文思路及主题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重要的学习目标,小学生能够通过文本阅读找到文章主旨并且领会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但是,小学生自身没有充足的阅读能力以及很多文章主题思想不够清晰,很多小学生在归纳文章主旨上存在较大的困难从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文章主旨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概括能力。比如,小学生阅读的是叙述事件较多且篇幅较长的文本时,就很容易因为文本内容过于繁杂而难以归纳提炼文本的中心思想,我们就可以使用归纳聚合策略层层深入,从而最后得出文本的主旨内容、中心思想或者思想情感。
结束语:作为一种用于日常教师教学和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充分使用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更加清晰有重点的指导教学,并且使得阅读课程教学更为重点突出且清晰明了。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大力推广思维导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基于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时代发展背景来积极创新各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颖.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000 (002):P.158-158.
[2]顾婷婷.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0,000(005):87- 88.
[3]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