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龚兴霞
[导读] 我国历史悠久,传承下来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文言文就是其中一种。
        龚兴霞
        连云港市精勤中心小学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传承下来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文言文就是其中一种。它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载体,优秀的文言文作品蕴涵着许多真理,小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就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由于文言文具有结构美的特征,因此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能大大提高其审美能力。对于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其内容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的,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实现有效的衔接,才能帮助小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活动,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策略
        引言:虽然小学文言文简单易学,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文言文还比较陌生,因此,要想实现小学语文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必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本文认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在于,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句式形式,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以不同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现小学语文与文言文的有效衔接。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特点及现状
        近几年来,文言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也开始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文言文,文言文已成为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童所学的文言文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用最小的篇幅来表达最明确的主题,而且大部分文章都出自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其中很多都是学童曾经学过的,因此,小学生能迅速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从中得到启发。
        因此,小学文言文课程的开设是在小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的,非常重视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快地读懂文言文,因此,就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本身而言,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认为文言文简单易懂。钱梦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死角。长久以来的教学思维定式造成了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事无巨细,通篇的文言文都由教师逐字逐句讲授,教学侧重于字词意义、语言特点、文言句式,忽视了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感受;同时,由于语文考试的侧重也趋向于此,使文言文教学偏离了原意: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积累语言文化,丰富语文生活,提高鉴赏水平。
        二、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品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小学高年级一般安排文言文教学,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力后,再进行的延伸教学。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从日常观看的电视、电影、网络视频中,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一些文言文方面的知识。尽管目前尚未形成特定的文言文认知,但它已在潜意识中对文言文产生了感知。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语感极强,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与现代白话文不同的是,文言文在字义、句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有些字要经过反复的翻译才能准确理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品读便成为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品读文言文是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必需方法,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

文言文的方法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一般有自由品读、分角色朗读、精读、略读、背读等,通过品读文言文,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带领至一个古朴纯正文言文意境中,为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文白结合,实现教学无缝衔接
        在开展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授课形式,其中,将文言文与白话文相互结合已经成为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文白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内容,这不仅降低了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章主旨,由于学习难度降低,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以白话文的形式讲授给学生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动画视频,这不仅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最后,学生能够在“文白结合”的教学方式下感受到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联系,以此实现文言文教学与小学语文之间的无缝衔接。
        3.重视文化元素,提高学生欣赏品味
        这一时期的文言文既有其自身的优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要进一步实现文言文与小学语文的有效衔接,就必须把学生身边的文化元素作为引导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的美,在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将文言文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例如,在学习《杵成针》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只有功夫深,铁磨成针”这句话,它不仅包含着坚持不懈和必胜的决心,而且还表现出了古代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此时此刻,“铁杵磨成针”这篇文章在同学们心中已有了初印象,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同学们的鉴赏品位将进一步提升。
        4.重视迁移阅读,补充学习内容
        要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衔接阶段,光靠课内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方法指导后,应组织学生开展拓展阅读,迁移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在实践中达到补学目的。最好的阅读素材就是缺学的6篇文言文。这些文言文篇幅较短,故事性极强。学生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阅读难度较小。教师可利用晨读、课前诵读时间指导学生补学,每周1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只要“把握整体,精确定位学习目标;关注学情,精准把握补学内容;重视过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文言文教学衔接阶段。
结束语:综上所述,想要做好小学语文衔接文言文教学工作,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方法,拉近学生与文言文教学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其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并为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静.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27):47.
        [2]苏海军.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初探[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12):53-53.
        [3]俊殷.浅谈薄弱学校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教学——以吕莉《咏雪》教学实录为例[J].教        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