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康复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陈猛
[导读] 本文以培智语文为研究视角,针对康复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索,

        陈猛
        四川省剑阁县特殊教育学校   628300
        【摘要】:本文以培智语文为研究视角,针对康复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索,希望为进一步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水平和促进智障孩子多种智能发展呈现自己的实践经验,以便和特教同行们共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培智教育;语文教学;智能康复
        前言:我国培智教育起步较晚,培智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培智孩子的残疾程度以及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也比较大;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试用教材也不能适应和满足培智教育的现状。现行的全日制培智学校试行教材内容比较适宜轻度智障孩子,直接运用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自选和创编适合自己所执教班级孩子们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培智孩子的学习需要,我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课堂教学相对有了起色,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智能康复效果也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一、利用儿歌教学,对孩子进行语言和音乐智能的康复训练。
        智障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差,儿歌往往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律、有故事情节,具有童趣,易于智障孩子理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在图片、实物等常规直观教学之外,我又选择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儿歌作为教学内容。在进行儿歌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孩子理解儿歌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小老鼠上灯台》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孩子理解儿歌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把生活中常见的“老鼠爱偷吃”、“猫捉老鼠”的现象和语言文字联系了起来,使孩子们对儿歌的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
        另外,我还让孩子们打着拍子朗读儿歌,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节奏感,发展了他们的音乐智能。我还根据儿歌创编学生喜欢的小律动,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发展孩子们语言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肢体协调、大肌肉的力量和小肌肉的灵活,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每当我走进课堂打开音乐,孩子们立刻就坐直了腰板,精神抖擞,认真听讲,改善了课堂不配合、坐不住、乱走动等现象。
        二、调动积极性,对孩子进行肢体运动智能的康复训练。


        近年来,“康教结合”教育是培智教学的新理念,我既不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也非医务工作者,如何把康复和教育相结合,曾一度让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智障孩子不仅有智力障碍,通常还伴有肢体障碍。目前我班培智孩子多数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而且伴有肢体、心理或精神障碍,个体差异较大。班里的黄某和王某同学均有下肢无力、平衡差的症状,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孩子肢体康复的环节。在《小老鼠上灯台》教学时,我就着重强调让孩子领会小老鼠在儿歌念到哪一句时“上了灯台”、在儿歌念到哪一句时“下了灯台”?并让孩子以矮板凳代替灯台,边念儿歌边做小老鼠“上灯台”和“下灯台”的动作,在体会理解儿歌语言的同时,下肢的大肌肉群也得到了锻炼。在理解小老鼠“叽里咕噜滚下来”这句话时,我在教室里铺上了厚厚的泡沫板,让孩子在上面演示“滚”的动作,有的同学左右打滚,有的同学还做了体育课上学的前滚翻。在这种玩乐中,孩子们愉快地理解了“滚”的含义,又锻炼了肢体肌肉的力量。
        三、创编手势舞,对孩子进行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康复训练。
        智障孩子由于手指无力、精细动作发展不好、手指灵活性欠佳,普遍存在书写能力差的现象。通过对儿童手指的锻炼,可以促进他们双手的灵活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手是大脑的“老师”,活动的是手,锻炼的是大脑,通过锻炼培智生手部的活动能力,促进智能康复,手脑并用能够促进智障孩子智力的发育,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手指操和手指谣是智障孩子小肌肉康复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与之相关的网络资源和书店范本都比较匮乏,而且单纯的手指操和手指谣枯燥乏味,练习久了,孩子们就毫无兴趣。于是,我结合班级学生实情,为他们喜欢的儿歌创编手势舞。经过反复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孩子们一听到音乐,就情绪高涨,一边跟唱儿歌,一边跟着我做手势舞,连那些平时上课从不配合、从不发声的同学和肢体最不协调的孩子也都笨拙地跟着我一起做手势舞。一个学期的尝试,我采用同样的方法创编和教学了《数鸭子》、《我有一只小毛驴》、《两只老虎》、《爸爸妈妈听我说》、《小星星》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我编的每一首手势舞都蕴函着丰富的手部动作,在双手握拳、五指弯曲、手指张开、指尖捏拢、双拳敲打等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了许多动作技能,充分锻炼了智障孩子手指的小肌肉群,促进了他们书写能力的发展。经过这学期的训练,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手势越来越灵活,肢体也越来越协调。
        作为特教一线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智障孩子多种智能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的同时,通过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循序渐进地对智障孩子进行全面的智能康教训练。

参考文献:
[1]刘凌.浅谈康教结合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6(15):71.
[2]于敏.康复训练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特殊教育,2017(01):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