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蕾 罗丽广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411104
[摘要]目的 对高职护生进入实习前的职业防护认知情况做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即将进入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所有护生均填写本校制定的《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并参考相关文献标准,分析其结果。结果 仅13.09%高职护生掌握防护知识,且大部分护生缺乏护理实践经验,仅有95名护生(19.43%)曾参与过医院、社区等场所的护理实践;且在操作练习中多数护生存在不规范行为;部分护生在发生职业暴露后未采取全面、有效的处理措施。结论 高职护生的职业防护行为一般,对职业防护不够重视,防护知识掌握程度较差,且缺乏护理实践经验,需加强高职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升其职业防护意识,最大程度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校护生;职业防护认知;调查结果分析
救死扶伤是护士的工作职责,其工作场所是医院,而医院的工作环境和服务群体的性质较为特殊(病人集中、病原体聚集),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常会不可避免的面对多种职业危害的因素,尤其是实习护生,其本身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且未曾接触过临床,无法对临床相关职业防护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导致护生在实习中容易出现防护不当的情况,增加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概率[1]。故本研究目的在于调查高职护生实习前的防护认知情况,对其职业防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我校高职护生下实习前增加职业防护相关课程提供依据和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即将进入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所有护生均填写本校制定的《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并参考相关文献标准,分析其结果,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10份,每个护生只可填写一份问卷,排除不符合要求、超过填写时间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率达到了95.88%。489名护生中包括男30名、女459名,年龄区间在18岁~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2±0.5)岁,专业分类:康护护理82人,老护护理67人,护理296人,助产护理44人。
.png)
纳入标准:①护生均为我校正式注册在校的学生;②护生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晓,且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护生不同意本项研究,配合度较差;②护生曾接受职业防护教育。
1.2 方法
查阅近五年国内外文献,了解职业防护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我校护理(康复护理)、助产专业,三年制及五年制实习前护生进行调查。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即将进入实习的510名护生,告知所有护生本次调查的内容和目的,调查问卷发放方式为当场发放,在规定时间内(30分钟)由护生填写后进行回收,总计发放问卷510份,剔除不符合要求和超过填写时间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489份,有效率达到了95.88%。
1.3评价指标
使用《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护生职业防护的态度及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总计25项调查内容,包括23题选择题、2题填空题。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研究489名高职护生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取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职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情况
仅13.09%高职护生掌握防护知识,大部分护生缺乏护理实践经验,仅有95名护生(19.43%)曾参与过医院、社区等场所的护理实践。见表2。
.png)
2.2 高职护生实习前职业认知情况
所有高职护生的防护认知情况较好,其中防针刺伤错误做法的知晓率(41.1%)和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做法知晓率较低(68.3%)。见表3。
.png)
2.3 护生认为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类型
护生认为感染性(98.57%)、化学性(90.59%)、放射性职业暴露(94.07%)属于职业暴露类型中十分常见的。见表4。
.png)
2.4 被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溅入眼鼻后的处理方式
多数护生在被患者血液、分泌物溅入眼鼻后均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仅有19名(3.89%)护生不做任何处理。见表5。
.png)
2.5对自己的职业防护意识及行为评价
52.56%的护生很重视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行为。见表6。
.png)
2.6 了解职业防护知识的渠道
护生主要通过网络信息(86.71%)、学校教育(95.71%)2种渠道了解职业防护知识。
.png)
2.7 如何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大部分护生均懂得如何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见表8。
.png)
3 讨论
职业损伤因素可对护生机体造成损害(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等因素),同时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职业防护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职业防护意识的树立、防护知识的掌握等,可保障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会受到职业损伤,或者是减轻损伤程度[2]。目前在国内针对护生的职业防护并未设置专业课程,致使护生未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其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并未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做法,增加了其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因此为了提升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应该增强对其的职业防护教育工作[3]。
本研究结果表明,仅13.09%高职护生掌握防护知识,大部分护生缺乏护理实践经验,仅有95名护生(19.43%)曾参与过医院、社区等场所的护理实践;且在操作练习中多数护生(70.55%)存在不规范行为;部分护生在发生职业暴露后未采取全面、有效的处理措施。由此可见,高职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一般、职业防护依从性较差,职业防护态度消极,其中职业防护水平与防护态度对护生职业防护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在其实习前必须加强对其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以及防护能力[4]。当前大部分高职类学院护理专业很少开展职业防护教学课程,导致护生缺乏全面、规范的职业防护知识,未能掌握相关技能,因此学校应将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专门为护生设置职业防护课程,设立系统化的教育模式与培训,积极培养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能力,有利于降低临床实习中的职业危害发生概率;此外还应规范临床带教人员的管理规章制度,若少数护生防护意识较差可采取针对性、个性化教育,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与依从性[5]。
综上所述,为保障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安全性,最大程度避免职业损伤,对于高职护生应增强其职业防护教育,尽可能的与护理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生护理经验,提升护生防护意识、防护知识的掌握和防护技能,降低职业损伤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史玉华,韩小云,高枫,陆晓晓.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现状研究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112-114.
[2]庄丽娟,朱卫波,张树芳,晏雪,马云春,朱红芬.高职护生开展实习前职业防护补偿教育效果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0,5(04):96-100.
[3]杨倩,庄丽娟,晏雪,马云春,何美林.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认知情况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03):188-189+198.
[4]何伯红.高职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6):110-112.
[5]洪震,严鑫.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行为与态度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2):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