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珍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惠州一中博罗启正学校 516100
摘要:新理念引领下,教学改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教师更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引导是否具有实效性、创新性,也将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与语文素养发展。为使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进他们的快乐阅读,养成终身阅读意识,教师需优化教学策略,加强对拓展阅读的关注,使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让其形成自主阅读意识,不断开阔自身视野,提升授课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新课标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关注他们的阅读体验,使其形成知识积累意识,拥有较好语感[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文质兼美,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更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巧妙的展开拓展阅读,将施教目光从课内向课外、从教材向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延伸,才能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中,使其具有拓展阅读意识,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简析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新课标强调“应使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学习规律,具有运用能力[2]”。避免单一的进行阅读教学,重视对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助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使其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体系,形成较好的语感,在实践与探索中掌握多种阅读学习方法,拓宽自身的阅读面、提升阅读速率、具有思维深度。从而,使学生从小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拥有自主阅读意识,让他们更加喜欢阅读、进行“悦读”。
(二)有助于丰富小学生学习感受
促进对小学语文有效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关注每位学生的阅读感受,建立良好的学风,密切师生之间的阅读沟通,组织多样性拓展阅读教学活动,还将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使其在浓厚阅读氛围的感染下,产生深入阅读、广泛学习积极性,构建书香班级,使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阅读感受,在拓展阅读中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讨与深度学习
(三)将助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为响应新课标号召,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应使其具有“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四方面素养与能力[3]。将课内阅读向课外拓展,使语文教学不局限在书本内,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将使其在阅读积累、习惯养成、多元学习中成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具有阅读分享意识,感知多样文体,体会汉语言文化的丰厚博大。
从而,在帮助学生开启阅读大门中,使他们在文学的世界中遨游,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升其审美品位,让他们受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阅读想象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4]。
三、浅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一)深研人教课本,激发阅读兴趣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关注拓展阅读,应用好人教教材,进行固本拓源。只有教师充分地掌握教材编制的特点,能够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夯实阅读教学基础,有的放矢的展开阅读教学,发掘有益资源,才能使教学工作开展具有创意性,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同时,应避免单纯地要求拓展阅读文本数量,使学生将其视为“繁重任务”,有的孩子便会滋生应付心态。只有围绕教学内容,寻找“拓展”契机,才能密切课内外阅读之间的联系,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教师可进行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向其推荐同题材、同作者、具有关联性的作品,使小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展开比较性学习。
从而,既能给予学生阅读选择性,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灵活性,还应有助于学生展开深入阅读,帮助他们明确拓展阅读学习的方向,点燃其阅读兴趣。
譬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为人民服务》教学后,教师可生动的为学生讲述感人的抗战故事,使生于和平年代的青少年通过拓展阅读,穿越历史,感受战争时代老一辈革命英雄的为民意识、家国情怀。可向其推荐《穿越抗战烽火的14封家书》《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梁伯隆家书:为党为民尽生死》等文章,使学生了解八路军、新四军为解放中国不惜流血牺牲、不顾个人安危的事例。在拓展阅读、走进革命年代中,使学生解读哪些人的牺牲“重于泰山”。在知识关联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二)注重创新引导,实现适时引入
进行拓展阅读教学,还应注重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避免在导入、补充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更将使学生产生阅读困难。因此,教师应注重适时引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应重视对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混合教学等应用。《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有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说明文。为了使小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关注生态问题,在拓展阅读中,让对宇宙奥秘、自然环境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去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如何给地球降温》《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等文章,并使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认识不同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展开深入阅读。
(三)关注阅读感受,丰富学习体验
加强对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丰富他们的语文学习体验。
例如:在《草船借箭》学习后,可推荐学生进行对《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应可引入教育戏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组,促进读写融合,使学生自主选择经典故事桥段,进行微剧本创编,使其分别作为演员、编剧与服化道工作人员。在拓展阅读中,展开剧情表演,使其拥有极为丰富的学习感受。
(四)促进多边交互,升华阅读感受
为促进小学生升华阅读情感,形成终身阅读意识,教师还应关注多边互动。一方面,教师需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能够感染学生;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之间的阅读交流,使其形成创新想法,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使其拥有核心素养。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教学后,为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可向其推荐《团圆》《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时节之美》等书籍,并召开班内的“阅读分享会”,让学生讲述自我阅读中,感触颇深的内容、故事,形成了怎样的心得体会,获得哪些启发等等。教师可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鼓励、补充,了解其拓展阅读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点拨,助力小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阅读意识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学生成为拓展阅读当中的主体,在阅读品鉴、文本共赏中,助力他们共同进步、一同提高。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更具科学性、适宜性、有效性,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教师意识,树立生本教育观念[5]。只有提升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具有拓展阅读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丰富其拓展阅读感受;使拓展阅读更具方向性,增强学生获得感;组织多样阅读实践活动,实现多边互动,才能使拓展阅读教学具有实效性,让学生充分汲取文本知识,在创造性、探究性学习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红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考试周刊,2020(11):9.
[2]赵桂琴.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管窥[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5.
[3]陈梅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4):15.
[4]吕莎.手机APP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9(5).
[5]冯海丽.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