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年乐学校,广东省 江门市 529400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课内知识,还应当对课外阅读进行把握。课外阅读中包含着很多知识,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此,教师应当针对当前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在这种学习氛围之下,学生的阅读感知力能够得到不断提高,便于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问题;教学措施
当前,学校的教学观念已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阶段的教学不再追求学习成绩,反而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针对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让课外阅读对课内做延伸。当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时,才能够促进知识的吸收。课外阅读也能够实现教育的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宽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阅读。
一、小学语文课外教学现状
(一)多而杂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生家长也会带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图书馆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体验。在图书馆的儿童专区,我们会发现图书种类很多,能够为儿童提供多种选择,但是如何选择成为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果学生没有注重阅读质量,只是阅读了一些无意义的课外书籍,那样不过是浪费时间。学生家长也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选择书籍,只是凭自己感觉[1]。这样一来,影响到课外阅读的效率。
(二)缺乏指导
虽然,如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但是,这些阅读过程发生在课下,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位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阅读时间和地点都不统一,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此外,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也只是针对阅读方法,很少能够从阅读思想上引导学生了解知识、感悟阅读内容。对此,学生们很难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度的解读和感悟。
(三)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要想有效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就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此,学生应当每天坚持阅读,并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但是,当前小学生由于心理年龄不成熟,很难坚持每天阅读。此外,学生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也不可能每天陪着学生一起阅读。家长虽然能够起到督促作用,但这样只会让学生象征性阅读,走过场,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都经过筛选、更改,学生无法看到文章的整体也无法真正理解到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开展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将其与课内阅读教材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思维维度[3]。
例如,我们在讲授《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鲁迅。包括他的生平、故事等,让学生能够在基于了解文章背景知识之后,再对文章进行阅读。这样一来,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体会,学生也会产生对鲁迅这一人物产生兴趣,通过阅读他的文章被他这个人所吸引。对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机会,为学生们推荐鲁迅的优秀作品,将课内的教材内容向着课外阅读延伸。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力,对各种书籍产生兴趣,并带着这一兴趣去阅读课外书,增强阅读效果。
(二)师生共读、交流感悟
在实际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需要注重师生共读,与学生们交流阅读感悟。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草房子》这本课外阅读书,与学生们一起阅读,感受书中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说出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学生们会看到纸月的文静懂事、桑桑的调皮天真、杜小康的自强好学。然而,对于书中的秦大奶奶,大家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孤独无助的老人,有的学生认为他是恶毒讨厌的人。教师不需要急忙下结论,在读完书籍之后,可以针对秦大奶奶这一人物形象开展阅读讨论会。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对秦大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最后,学生们能够得出共识,秦大奶奶是一位执着的老人。他的执着体现在对麻油地的争夺以及守护上。然而,在秦大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展现出人性的光芒,这也是《草房子》作者曹文轩写这本书的目的。在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对文中的细节部分进行感悟,这样才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共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阅读体会,并通过指导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文章可以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将阅读和写作这两者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多多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佳句都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胸有成竹,提高写作质量。例如在学生对《青铜葵花》这一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书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桥段,主要描述孩子在十分困苦的生活中仍然相信亲情,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书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记录[4]。在这一本书读完之后,也可以写下相对应的读后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当前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力,强化师生共读交流感悟,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以此不断强化课外阅读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江艺萍.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20,(61):25-26.
[2]刘梅.挖掘课外阅读教学巩固课内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实例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18):222.
[3]陈作宏.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价值[J].学周刊,2020,(20):99-100.
[4]郭丽燕.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学周刊,2020,(1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