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陈琼芬
[导读]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实验实践机会有限,致使多数的学生难以对物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陈琼芬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摘要: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实验实践机会有限,致使多数的学生难以对物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不能有效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影响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制约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从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角度入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实践
        引言: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中所用到的方式方法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观的影响,面对初中生首次进行系统的物理知识学习,物理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观念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倡导转变师生课堂地位,展现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推动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过度注重课堂效率,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示范,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实验操作探究,学生仅是能在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中观察相应的物理现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会较为依赖教师,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存在被动学习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更好透过现象发现物理知识的本质。
        以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相关知识教学为例,笔者会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和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进行串联和并联电路图的设计。然后,让小组成员根据自身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是否正确,并将小组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笔者既会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点拨,也会对其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师生交流,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进行直观全面的知识讲解。以往理论知识讲授下学生被动的参与实验,所取得教学效果较为有限,而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物理实验探究。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关于实验流程的相关资料,避免学生实验操作中出现常见性错误,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以《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教学为例,笔者在组织教学时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的视频节选,让学生观看视频后对小车下落速度进行对比,以此验证伽利略的推论,这种问题探究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完成上述教学后,笔者会引导学生进行改变摩擦力的实验对牛顿定律进行探究,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查阅分析,为实验设计做足准备,学生的实验过程也会变得十分高效。
三、强化与实验生活实际的联系
        理论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离不开与现实实际的紧密结合,物理实验课程也不例外。而实验作为检验课本公式与定理的重要标杆,将实际生活“搬进”实验课中,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增强其内心共鸣,又能促进学生灵活应用,提高知识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从而为实验的设计与进行做好准备与铺垫。其次,借助学生日常可见的物品、模型等工具来营造实验氛围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既能在无形中缩短了学生与实验操作的距离,又能帮助其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使物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了应用性。
        例如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教师首先可以放大镜作为实验引入,通过提问“为何放大镜能够放大文字?”来调动学生思维,使其进行有效思考。随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大致介绍放大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最后,让学生以其中的物理原理为核心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这样一来,既加深了实验步骤的理解与印象,又能帮助其解决生活当中出现的疑惑,从而建立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无论是在现在的课程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都会为自我发展助益不少,因此,现在的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合作教学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分组合作能力,使学生们学会与他人共享劳动果实,学会向有真才实学的人虚心请教,学会在与他人的合作中磨练自我的不足之处。通过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共赢意识,达到全面提升。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全班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的组员分配不同的任务,在最后的时候整理实验报告进行汇报,教师可以根据个人表现进行酌情评分以此促进合作教学理念的实现。例如:在"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的实验时,就可以将全班每五个人分为一个小组,一个人负责仪器的管理摆放,两个个人负责实验操作,一个人负责记录实验数据,一个人负责总结汇报,然后由老师进行分析点评并归纳总结。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使学生明白在一个团队中要促进队伍的前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语:物理学科是一项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验验证理论的学科,面对素质教育背景,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9,(06):124-125.
[2]李琛.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 (09):107-108.
[3]魏志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硅谷,2019,(06):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