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霞
惠州博罗县园洲镇金色未来幼儿园 516123
【摘要】
近现代幼儿行动心理经过研究考察显示,幼儿首先第一接触认知是从动手,其次到会射到大脑中。幼儿往往是从不知觉间触碰到新鲜的事物而感到好奇,大胆的去触及摸索,做到反复常试,经过多次各种新鲜的事物摸索使得幼儿大脑更加发达,逐渐增加脑海里各种形态各异的画面,使得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很好的将身体、认知、敏感度、智力都能很好的开发起来。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由简到繁 劳动锻炼 思想道德
【引言】
一、认识劳动价值,培养优良品质
在平时幼儿园所安排的一日生活制度中就能提现,一些环节中就是在无意识的培养幼儿自己动手能力的优良品质,为的就是能让幼儿在小的时候就能做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平时的幼儿自身穿衣,收拾好玩过之后的小玩具,挂好自己擦拭过的小毛巾等;正所谓人们常常说起的身教不予言传这一句话就能很好的用在老师身上 ,每天幼儿的时间就是和老师的接触就是最为最多的,幼儿会在老师每做出的任何一个动作作为判断学着模仿,所以老师的行为举止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很好的模范。特别针对一些较为调皮难以管控的幼儿身上更加需要特制一些评比,如:整理床铺、套枕头套等。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自己能做”“我可以”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参与进来,事后将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不能完成的小朋友也给予鼓励,加大其自信,促使在下一次能超常表现。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劳动习惯
1.创造幼儿的劳动场地和机会
其实幼儿的劳动场所处处可见,如今的幼儿在家都是过着小太爷的生活,平时什么事情都不用动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玩具不缺,其实幼儿在小就因该多接触新鲜事物,不然当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不能处理自身的事物。例如:在学校吃完饭之后培养幼儿收拾桌子,将自己的小碗放到相应的位置,独立进行上厕所事后洗手;尝试遇事多动手的行为习惯,增强其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幼儿试试。
2.树立幼儿的劳动标准品质
在很多幼儿都能完成的情况下时,往往幼儿的标准质量都不是很高的,这时老师就应该对其进行一个示范,做出一个较为完美的模样,让小朋友更加深刻的了解,让其的大脑开发起来,从而使得新鲜的事物再次融入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较为高的品质。
三、让幼儿在家中得到劳动锻炼
1.言传身教。幼儿在一生教育之中,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平时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与幼儿息息相关的,在时日里孩子放假应多与孩子一些互动,在清晨的时候带上孩子一起做卫生,哪怕他们还不能很好的帮上忙,但是经过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很好的联想到扫地时需要什么工具,这样容易开发孩子的大脑细胞。
2.时常在家多独立给予幼儿一些事物做,就比如平时幼儿在家可以担任扫地、拖地、洗袜子、洗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支撑家里的事物都是很艰辛的,培养起幼儿的动手能力,摆脱父母的依赖,让孩子成为一个小大人 。
3.相应时间内可以鼓励孩子给予大人按摩,回家帮大人放好衣物,这样的锻炼能促使孩子的乐于助人的思想,切很大程度给予了孩子鼓励,记载着孩子的长大,让孩子自己觉得他会的很多,这样幼儿更加的容易去接受新事物。每当幼儿得到赞赏之后心理都是开心的,却得到赞赏的幼儿次日去到学校都是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都会以自己给父母夸赞了而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感到沾沾自喜。
四、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原则
1、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广泛的,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多样化原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幼儿教育的全部,更不能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负担。家园共育是必要的,教师和家长应在积极引导前提下,慢慢的去发现幼儿对莫一种劳动感兴趣,从而要有针对性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当孩子们去模仿家长扫地、拖地、洗菜、洗碗等简单的一些家务劳动,那么作为家长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去探究,去发现幼儿,适量的夸赞幼儿,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劳动技能。
2、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把握好秩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劳动教育要根据幼儿本身的认知和身心来进行,由简单到加深难度,层层递进。在幼儿园里,教师应根据每位幼儿的年龄特点有计划的进行、安全不同劳动训练。小班幼儿:以“为己”为主,如:自己端碗、自己穿鞋袜、自己穿衣服、吃饭;可以帮助幼儿全面地了解自己擦鼻涕;自己擦嘴、洗手等。中班幼儿:“为他”为主,如:用餐前,幼儿帮忙分碗勺、争当小老师,帮看幼儿喝水情况等。大班幼儿:在小中班的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基础上,学习自主管理,如:整理书包、整理学具、洗小毛巾、擦桌子、把杯子一个个有秩序放整齐、叠被子、晾晒小毛巾等。通过每一阶段幼儿的劳动联系,幼儿在小脑袋思考已经由“为己”养成“为他、为集体”,并逐渐学会了为他人、为集体服务,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3、幼儿幼儿教育应跟家长保持家园一致的原则。父母和教师是合作的伙伴,家长是促进幼儿教育的桥梁,幼儿园是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主体,若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就是为孩子的人生道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生存技儿的情操,还可以锻炼幼儿动手能力,为幼儿的将来自立于社会打下基础。
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1、讲解法
创设情境:将劳动教育参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中间,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赛出班级里面各类劳动的小能手,在劳动过程中,更多自然主动的交流、沟通等,增强劳动的意识。
2、示范法
只要幼儿能够参与到劳动中,作为教师或家长,就要努力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第一时间恰当的肯定。教师和家长利用示范的方法,交给幼儿“为己”“为他、为集体”和其他劳动方法和技巧,供幼儿直接模仿和学习。
3、实践法
想要达到劳动教育目的和要求。必须要让幼儿亲自参与到劳动教育中,使幼儿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亲眼目睹自己的劳动成果,让幼儿明白劳动其中的辛苦和快乐。有利于培养其劳动习惯。
4、正面教育幼儿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对幼儿劳动教育时,要启发幼儿其自觉性,使他们接受教育,发挥幼儿的自觉性,教师和家长要多鼓励和表扬幼儿自理能力强、能为集体、班上劳动的幼儿。对个别幼儿体弱或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加以适当的提醒和语言指导帮助幼儿,让幼儿产生爱劳动的动力。在劳动教育中,只有细致的观察幼儿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为幼儿提供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创造机会,掌握好时机、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通过给幼儿提供各种劳动的机会,让幼儿在一日生活劳动中成为习惯,爱劳动、帮助他人、有责任心的社会性的,培养幼儿独立、专心、有序等良好的个性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劳动对幼儿的习惯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孩子的良好劳动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的,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很重要。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可以从对方面去做,要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进行系统的劳动,只有在多方面入手,全放位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培养教育,幼儿的劳动教育习惯渐渐养成。
参考文献
[1]梁宇翔.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习惯培养策略[J].辽宁教育,2019(24):62-64.
[2]王浪.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