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祥
湛江市雷州市第一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重心更偏向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富含逻辑与抽象的综合性学科,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情感。合作学习是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通过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希望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有效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不同,全面开启学生的各项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开展后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之路有着重要的帮助。通过合作学习,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互相配合来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能帮助学生开启心智,活跃课堂气氛并养成一个良好的课后学习氛围。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1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集逻辑,空间及想象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对初中生而言,在学习数学时,会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入而感到越来越吃力,不但无法跟进老师的上课进度,而且也不能有效的抓住学习重点,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一旦学生开始在数学学习上感受到吃力的情况之后,便会极大的挫败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积极性,从而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再加上许多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点时,都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通过死记硬背知识点或者刷题的方式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这也是很多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稳定,基本功不扎实的导火索之一。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种种迹象表明了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合理把握合作时机
为了开展有效的学生合作学习模式,首先教师要合理把握住合作时机,必须有针对性的引入问题,以发起一个良好的合作起点。因此,面对各种学习问题,教师要先对问题进行筛选,尽量选择一些具有研究意义和讨论价值的数学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由此可见,初中数学中所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都不一定完全适合于小组合作讨论才能得到解决,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某一个人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一般而言,这种数学问题都具备一定的延展性,教师要适时引导,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有效的合作学习。
2.2注重组内分工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般都以小组为单位,因此,在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小组成员的分配工作,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强弱来进行搭配,以确保小组搭配的合理性,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之间互相配合的潜能。例如,在学习教师应当想办法让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到讨论学习之中,得到应有的锻炼机会。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并能够迅速建立起平面与空间之间的纬度联想,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用纸板制作长方体盒子的小组合作项目。在进行纸盒的制作时,可以让事先分好组的小组成员来负责不同的制作部分,比如有的同学可以负责纸盒的设计思路,有的同学负责长宽的测量,有的同学负责草图的绘制等等,这样能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此外,有些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掌握的理论知识有限,这种小组明确分工制的方法,让这些数学基础知识不好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通过将任务细化的方式,发挥了每一位同学的特长,也加强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中收获乐趣
2.3课后学习模式的实施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在课后学习中入手,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着重考虑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度,以此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程度。例如,针对学生的零花钱和日常开支等问题,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进行相关统计,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进行精确计算,完成合理分配、利用家庭收人的任务,以此得到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有趣的课后学习模式,即增加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自主能力,也能有效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让学生在巩固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增加学习热情。
2.4进行有效的试卷讲评机制
一般而言,定期的进行数学测试是教师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期中和期末这种阶段性全面总结的测试中,更是对学生整体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重要评价机制。再进行完考试之后,教师一般会开展试卷答疑课程。传统的试卷答疑课一般以教师为主,教师讲解,学生负责听讲并记笔记,这种情况往往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导致效率不高。而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容易走神,这种单边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试卷讲评机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试卷讲评,例如,一些较难的题目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得到解题思路,然后师生们再共同交流一起完成题目的解答。教师还应该积极关注学习小组的动态,了解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过程,对于不具备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单独辅导,跟踪指导。这样提高了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讲评课充满活力。
3结束语
初中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必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划分小组,合理设计学习内容注重组内分工学习,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中.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8(08):136+138.
[2]周强.以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初中数学解析能力的有效对策[J].考试周刊,2019(26):118.
[3]黄伟.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