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蓉
四川省苍溪县龙王沟小学校 628400
摘要: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内容之一,但是数学知识相对枯燥,小学生在学生时存在一定难度。本文主要通过建立轻松数学课堂气氛、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渗透数学文化、引入数学美感课堂教学等,从而改善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
引言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存在一定不足,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具有困难性。所以,针对小学生实行数学课堂教育时,需改善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融入数学文化开展课堂教学,增加数学知识学习趣味性。
一、构建轻松数学课堂气氛,增加小学生学习乐趣
数学内容相对抽象,数学知识存在一定复杂特征,小学生学习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多数小学生感觉学习数学较难,且较为乏味。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时,需构建出相对轻松数学学习课堂气氛,尽量符合小学生实际认知状况,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为在数学学习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一定基础条件[1]。
比如,开展圆锥及圆柱课堂学习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使小学生列举常见圆锥物体和圆柱物体,通过对比两者相似之处和差距性,列举圆锥及圆柱的规律特征,并使小学生自己采取胶液及纸张制作圆锥体、圆柱体,对于作品较优的学生给予表扬,促使数学学习课堂气氛较为轻松,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具备一定学习乐趣,还可增加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讲解数学家的贡献
讲解数学家的品质,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史中,有许多数学家,凭借其顽强的毅力和品德,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这些数学家的事迹,让学生能够养成顽强的毅力和品德,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好地发展。
小学教师实施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实际教学前,还可采取多媒体为小学生呈现数学家的贡献,促使小学生崇拜及尊重这些数学家,促进小学生将这些数学家用作自身偶像,可使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更加具有兴趣,提升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程度。
比如,学习数的整除时,小学数学教师可播放哥德巴赫猜想,讲解哥德巴赫提出的贡献,但是当时人们并未充分重视,之后国内陈景润对这一猜想实施证实,可增加小学生的崇拜感,改善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
(二)简述数学知识内容历史发展
小学教师开展数学课程知识教育过程中,应结合数学教材实行讲述,并融合历史发展资料,使小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历史发展背景,然后再开展数学重点内容学习,可改善数学课程学习质量,有助于改善数学知识教学效率[2]。
比如,讲解认识小数时,小学数学教师先为小学生讲解小数的历史发展,经过小学数学教师的讲解,可使小学生掌握小数的由来及用途,促进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这一数学知识。
(三)密切联合日常生活
数学知识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故开展小学数学课程学习时需紧密贴合平时生活。小学教师实施讲述数学知识时,需使生活过程中常见的数学元素引入课堂学习,促进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数学文化[3]。
比如,针对数学图形分类实行教学时,小学教师实施讲课过程中可结合日常生活图形实例,足球、排球、篮球均为球形,节庆小彩旗常为三角形,国旗常为长方形等,进而促使小学生对于数学图形更加感兴趣,促进小学生乐于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知识活动学习。
三、引入数学美感课堂教学,改善小学生学习兴趣
(一)数学简洁之美
数学知识相对复杂,不过,数学语言及定理相对简洁,小学教师组织课堂学习时,可对于数学定理、公式等采取简洁和有趣言语实施描述,促进小学生体会数学简洁美感。
比如,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定理讲课时,可采取较为简洁、和小学生日常生活贴合的言语实行讲述,促使小学生掌握数学定理知识内容。
(二)数学对称之美
数学图形常存在一定对称性,比如旋转对称、轴对称等,小学教师可采取此特点开展数学课程教学,促使小学生对学习对称图形存在一定热情,体会到数学图形存在的对称美感。
比如,讲解轴对称数学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小学生演示轴对称图形特征表现,通过对称轴实施对折,两边图形一样,进而促使小学生掌握轴对称的美感。
(三)数学规律之美
数学知识常存在规律性特征,小学教师可依据此特征引起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促进小学生体会数学规律之美感。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讲授数学加法过程中,可在黑板上面画出圆形,依据2个圆形、4个圆形、6个圆形依据一定规律排列,使小学生感受数学图形规律,吸引小学生注意力,促使小学生掌握加法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对轻松数学课堂气氛实行构建,提升小学生学习乐趣,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改善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美感,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完善小学期间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冰.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文渊(中学版),2020(6):447.
[2]车亚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4):137-138,141.
[3]朱爱秀.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J].魅力中国,2020(2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