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创新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林君芬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核心素养越来越被义务教学阶段以及初中学校注重。
        林君芬
        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核心素养越来越被义务教学阶段以及初中学校注重。核心素养是指初中生在校园中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够对未来发展铺路的能。核心素养由学生的品格,个性以及个人素质等组成,能够体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通过划分我们把核心素养分成三个方面,他们是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提升教育价值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本篇文章通过研究初中数学教育孩子计算能力的方法以及技巧,在核心素养的的基础上进行,希望能够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计算能力
        引言:课改随着我国教务系统的完善不断进行稳扎稳打的推进,并且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教学条件也在不断升级改善。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做多,过去注重的是理论知识但是现代更加注重的是核心素养的提升。在社会影响之下,老师们对孩子的创新能力以及基础能力更加重视,让学生能够达到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新课改下新的教育模式油然而生,就是以提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作为教育核心,同步发展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个方面,表现在科学、人文、学习、学生的担当、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等六个要素,一些教育家同时把这六个要素又划分为十八个培养的基础点,这些都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自从我国将高考制度恢复,招生的标准也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进行了降低,生源不断增加,也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程度参次不齐,老师的教学困难加深的状况发生。但是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有的初中学校为了能够满足授课任务让很多老师代课,一个人负责多个班级或者多种学科。让很多老师的压力巨大,同时学生的数量又很多让教师的管理力不从心。教学时间多任务多时间紧凑,会让教师的备课时间不足,准备不到位,教学有效性降低,课堂学习质量并不好。这种现象也会严重阻碍初中生学习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观察初中数学的授课情况,初中数学知识与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相比,背诵的内容很少,多数是需要进行推理计算才能够得出的答案,并且还要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强化才能够让孩子掌握运用。初中数学的关键还是计算,计算的好能够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培养计算思维是数学授课的关键,如果计算思维没有能够提升,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学习数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知识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数学老师提前把学习内容准备好,通过课件进行教学教学,一节数学课时间是四十五分钟通常被安排的十分紧凑,导致学生的接收新知识不能及时消化,数学教师如果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掌握没有时间进行巩固理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状态,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时教室可以利用多元化进行计算练习。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的第六章“平方根”的课程时会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校园进行组美术比赛,小明需要裁剪25dm2的画布,问这块画布边长是多少?本题是一个例题很简单,老师可以让孩子先自己计算答案,之后为孩子引入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知识点后进行数学小组讨论,让学生研究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下可以用平方根进行计算解决问题。把知识点由浅引入到深,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初中课堂中注重对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够让学生一生都受益,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的计算力。数学学习要注重钻研,孩子们通过认真钻研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不能遇到难题就放弃,攻破这一难题能够“举一反三”遇到类似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比如,在1、2、3、…、20的平方的计算中,数学老师可以把计算方法讲授给学生,并且提出问题:计算1、2、3、…、20的立方,数学老师只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自我进行思考,让孩子通过老师教授的计算规律在引导下应用到立方上,并且自己研究出规律。通过自己探索出的答案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同时能够提升学习热情。
        四、注重学生差异化教学
        每个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所不同,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对于学习的内容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理解。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教学方式,同时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也要根据学生差异性合理安排。比如在进行勾股定理的学习中,勾股数能够帮助孩子进行规律性的计算,但是需要孩子记忆准确。能力普通的孩子,数学老师可以把(3、4、5;5、12、13;8、15、17)等简单的勾股数需要记忆的部分教给记忆一般的孩子。对于数学程度好的孩子可以增加适(6、8、10;12、16、20;15、20、25)勾股数,把常用勾股数组成广义勾股数(2.5、6、6.5;3.5、8.4、9.1),同时教授孩子化简勾股数,以(3.5、8.4、9.1;)转化为(35、84、91),能够让孩子加深对勾股数不同表现方式的理解,让计算力得到加强。
        五、开展数学计算的竞赛活动
        很多孩子在初中阶段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初中的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这一特点在数学的授课中灵活运用。比如在进行数学考试之前,数学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进行数学竞赛,让学生之前学习到的计算理论能够加以巩固,在比赛中活学活用,并且也能够缓解考试带来的焦虑恐惧的情绪。在平时的教学中课上可以进行学习小组之间的竞赛,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十四章中“积的乘方”本节课时,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课堂的结尾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数学小比赛,老师选择一部分数学题,每个数学学习小组派一名参赛代表,教师掐时间进行解题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习小组的每一个孩子都参加比赛,并且表现好的孩子及时夸奖,夸奖能够让孩子不断进步,为孩子学习数学建立自信。
        结束语: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力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当今的社会对孩子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上降低老师授课的难度,也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因材施教,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下让初中数学的教学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潘兴发.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路径研究[J].课程        教育研究,2019(19):146-147.
        [2]丁慧.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创新设计研究[J].中学数学(初中        版),2020,000(003):P.84-85.
        [3]薛红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0,000        (015):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