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茂
惠州市惠阳区沙田中学 广东惠州 516269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形成基本化学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课堂中。目前,教育重要目的就是将立德树人观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初中化学实行大单元教学,要以提高科学素养为核心,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实施深度教学,把握好教学深度,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水平。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并加以延伸。本文讲述了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特点问题和应用技巧。
关键词: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
前言:化学课程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将实验教学进行有效发挥,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参与积极性,培养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借助化学实验和相应教学模型,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学习,接受相关化学概念,也可以适当借助讲授法,向学生仔细讲解,将语言教学和化学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深度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学习技能。
一、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特点
(一)整合性
初中化学单元教学注重教与学,是学生不断积累化学知识和技能过程,大单元教学具有整合性和散射性。整合性是指教学设计过程中从不同方向将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突出某一单元教学主题。比如在学习到第十单元“酸和碱”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与思维训练,帮助学习回忆所学内容,用已掌握知识,采取归纳总结和实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酸碱的性质和用途。
(二)散射性
散射性是把某类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解,从而达到学习目的,比如:第二单元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方法与空气污染相结合,进行知识学习。虽说是将知识进行散射性编排,但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社会生活,拓展了学生学习领域,有利于学生吸收课外学习资源。初中化学学习主要内容包含: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金属、酸和碱等。将这些知识进行多次整合与散射,让学生对物质认识更加深入,学习方法更加熟练,思维更加敏捷,学习起来也更加轻松[1]。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存在问题
化学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一门科目,由于学生缺乏兴趣,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阻碍。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相关知识,反之,如果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就会特别被动,被动学习对学生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没有积极帮助,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低下,效率不高,甚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倦,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大单元教学是初中学习中某一单元具体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比较完整的体现教学思想,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散射,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对教师工做提出了挑战。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应用策略
(一)深度学习要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不佳,化学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逻辑性较强,化学元素和公式较多,学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很难记忆,导致没有积极性,要想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就需要教师在单元教学中,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学习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2]。
(2)创新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实验为核心,尤其是大单元教学,要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以实验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知识间区别与联系,更好理解初中化学现象。例如:在学习如何制取氧气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实际演练一遍,把实验中注意的问题强调清楚,然后让学生以3人为小组进行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错,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二)主题式设计
大单元教学中,对教学内容采取主题式设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时,首先,教师需要进行主题性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3课时:分别为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其次,通过对每一课时进行具体教学,确立好教学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学习重点是化学方程式书写,难点是化学方式是配平,让学生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事实。最后,可以通过微课形式,通过PPT或者短视频方式,将教学内容及实验体现出来,展现课堂灵活性,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顺利开展。
(三)问题链的设计
初中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成为学生学习障碍,所以化学教学要注重教学方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教学,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当前教学经验,设计有层次且前呼后应的课堂问题链,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让学生自主发现概念和研究概念。比如,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设计问题链,让学生熟练掌握其概念,解决相关问题。在设计问题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选择真实的情景,提高问题实效性;另一方面,呈现问题情景时,体现问题的直观性。另外,还要设计相应试验,驱动问题链生成,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和进行实践,最终得出结论这一问题链设计,让学生发现该定律的奥妙所在,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可以提出“物质能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问题,师生进行开展活动,首先可以采用实验方法,对白磷燃烧前后质量进行测定,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安全,因为白磷易燃且有剧毒,实验设计可以包括下面几个问题链:1.什么是红磷燃烧符号表达式?2.反应前的质量是多少?3.实验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反应前后会你会得到什么样的化学等式?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对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成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精髓,从中体验出学习乐趣[3]。
结语: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需要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学到的是独立知识点还是一整套知识体系。教学设计是化学学习目标的分析过程,教师教学结束后,可以根据课堂反馈情况进行反思,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改变教学行为,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优秀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体现出教师教学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积极作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姚燕娟.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化学教学设计——以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为例[J].新智慧, 2018,(032):62-63.
[2]马振萍, 陆余平, 许晓东. 深度学习视角下单元复习与专题复习的对比研究初探——以\"酸碱盐复习\"为例[J]. 化学教与学, 2019,(001):52-54,84.
[3]胡芳芳.初中化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 (03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