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凌广
大溪镇麻车屿小学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触数理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注重教授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使得学生缺乏自主解题的逻辑思路,只是学到了表面粗浅的知识,没有探索更高层次数学奥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成为教师首要解决的任务。事实证明,逻辑思维不仅能狗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时从容以对。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地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探索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措施。本文针对逻辑思维概念,提出以下几点观点,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传统的教学思想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太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授学生解题思维。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拓展的培养过程。传统的落后教学方法必须要革新,只有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思维教学,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逻辑推理、情况处置等情况的能力。强大的逻辑思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条理清晰地解决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培养必须要从早开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开拓思维方面输在起跑线上。
一、基于小学数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研发这些科技产品的工作人员,往往是那些数学逻辑能力较强的人,他们将各种代码、理论和想象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除了研发岗位外,许多高科技、电子等行业,还严重缺乏逻辑能力强的人,因此,加强我国的数学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我国各高校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利于将来的数学学习,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灵活引导
小学生正处在心智发育的黄金时期,其思维模式还处在朦胧不清的状态,因此在引导学生拓展逻辑思维的时候,教师不能死板的按照自己想法引导学生,也不能强用教材拓展题目训练学生,必须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让学生能够自发的动脑思考。引导学生思维拓展,绝不能以大量的练习题“折磨”学生,也不能枯燥地讲授大量概念知识,这不仅会让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尽管它能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却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总结自身教学经验,革新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逻辑思维拓展。
三、基于小学数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时代的发展已经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一味讲究灌溉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现代化的数学教学,必须要善于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知识不如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授学生方法不如引导学生拓展数学逻辑思维。教师重视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够突出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突出学生才是受教育的主体。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必须要得到改进。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课堂提问,更加鼓励由学生来回答同学的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热情,还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思考,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细心设置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情景式教学活动,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讲课过程中,要结合多种经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适时切换情境,引导学生的拓展能力。比如,在讲解五年级分数运算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分数转换成面积、长度等形象的图形概念来讲解。让学生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思维解题。由此可见,数学逻辑思维在学习中的应用其实就是找到简便的解题方法,合理使用教学手段,激起学生沉浸到学习的乐趣中,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能力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和学习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点。此外,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比较灵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多种方法,所以教师应该逐个地给学生讲解,并将解题思路讲解给学生,以此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思考新的解题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成长。
(三)以旧引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的探知没有罗辑思维的支撑是走不远的,学生必须要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关键点之间的联系,才能对症之药,找到解题的思路。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只顾闷头往下讲,拉教学进度,忽略了带领学生温故知新的复习环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习方法,要善于总结复习,以旧引新。也就是说,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着手找到新课旧课之间的联系,将学生引导这个思路上来,带领学生很自然的引入到新课教学中。由于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经常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数学教师为了更好的导入新课,往往会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的知识点,在旧的知识点上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提出问题来学习新的知识点。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如果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就可以在此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将旧知识点转化为新知识点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老师只需从旁边拨号即可,而不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只有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时代在发展进步,为使我国的青年一代学生能够有所为为,振兴中华,必学要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要不断总结逻辑思维培养的经验,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造能力。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个机会,就能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解题思路和探索数学问题的技巧。
参考文献:
[1]梁英杰.基于小学数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J].学周刊,2019,396(12):38-39.
[2]唐克信.基于小学数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 (008):0067-0067.
[3]陈燕.基于小学数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00150-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