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赵亮
[导读] 新课标的颁布以及新高考的实施,势必要求一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寻求更为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赵亮
        绥中县第一高级中学  辽宁葫芦岛  125200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以及新高考的实施,势必要求一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寻求更为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祝智庭教授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方法,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近年来,智慧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让智慧教育得以“落地”,所以受到不少教育人士的关注。而化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告诉我们,化学学习除了学习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正确意识可以得到培养,让学生经过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手段,认识到研究对象的根本特质以及构成要素等,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化学模型。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教育是教育者为了培养信息时代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才,通过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运用智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习者成长为一个智慧的人。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智慧课堂是“开发学生智慧的课堂”,是师生情感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是学生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讲,智慧课堂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师生交流的立体化,从而创设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在的智慧创新的产生,它更多的是一种技术手段的运用。
二、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就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个地区的学校也顺应改革的标准而制定规划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但是,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教师或者学校方面的领导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不重视现象,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方面。由于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教师在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过分重视对化学题目的讲解,没有做到实验与理论知识同步行进,也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引导培育,导致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无法有效提升,课堂参与度不强,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学科的内在,学生的化学思维无法形成,学科素养也得不到提升。使得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也无法提升。
        (二)学生学习化学缺乏实际性和主动性
        高中对于化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通过课堂上对教材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讲解,而在课后则是让学生背诵教材上的化学理论知识,对化学方程式、实验步骤以及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忽略通过化学实验推导的讲解与分析。而且,高中学科较多,关于化学课的排课量不是很多,所以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只能给学生教授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缺乏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创造性知识,学生不仅听得浑浑噩噩,也不愿意主动学习化学。


三、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资源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教学难点,这些教学难点在教学时往往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这些难点教学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内容,而那些学习能力差得迟迟无法掌握,所以即使教师用尽心力,也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将这些化学教学中的难点,按照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资源,并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随时随地地都可以进行观看,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选择地去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学生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速度》这部分内容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速度的计算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讲解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度和速率的微课,让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学习。另外,越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网络上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微课资源就越丰富,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优质的微课资源,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同时还可以多留一些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分析、解疑和比较。
        (二)改革教学课堂对话活化学生智慧
        在智慧化学课堂教学时通过向学生提问来让学生自己去探寻答案,而且智慧化学课堂本身就非常提倡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思维的碰撞来探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因此,我们在进行智慧化学改革时,可对化学教学课堂的对话进行改革,使其更加智慧。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对话都是以提问为主的,而要让这些提问能够更加有效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就必须要与化学的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思维习惯相吻合,而且所提出的问题还要把控住难易程度以及深度和广度,如果是一系列连续的提问,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顺序、跨度和速度。另外,在提问之后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回答内容是否正确,回答的能力是否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等。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此番对话时,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地进行规范,但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对话中,让学生享受这种对话的乐趣,并通过长期的引导和练习,让学生的应答能力不断提高。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在具体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问题这一途径开展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例如,在“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学中,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喷泉的场景,接着提出问题:“生活中所见到的喷泉是怎么形成的?”“氨气怎样才能形成喷泉?”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进而实现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2)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在实现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时候,可充分借助小组合作这一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小组学生紧紧围绕这一化学问题,在课下自行搜集化学资料、讨论和分析等,进而共同完成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例如,在“分子的性质”探究学习中,教师就充分借助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其紧紧结合“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中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这一问题,积极探究性学习和活动,以引导小组成员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慧化学课堂是一种可以有效提升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着非常多优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智慧化学课堂改革当中,不断地进行专业自我发展,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等无限循环,才能更加深刻了解智慧化学课堂的内涵,把握智慧化学课堂的要求,让智慧化学课堂的实施策略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池善炉,唐燕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创建[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14-15.
[2]郑福玲.智慧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28):71.
[3]李军利.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家长,2019(12):117+119.
[4]胡安婷.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4):32.
[5]李军利.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家长,2019(02):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