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渗透进高中班级管理的策略试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姜建业
[导读] 情感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改善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姜建业
        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324006
        摘要:情感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改善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然而,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思维并不成熟,对于一些事物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导致了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因此,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到进行情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合理地运用情感教育,把其融入到班级的管理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本文基于如何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级管理;高中管理
1前言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班主任必须运用合理的方法把情感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提高高中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情感教育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因此,将情感教育运用到高中班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必须予以重视,以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2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自主参与的和谐教育环境,并在教学中妥善处理学生的情感问题,充分发挥不同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研究精神的一种教育手段。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策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感到厌倦。
        学校倡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其中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智力。班主任必须在班级管理方式中运用情感教育,在进行教育时要注意言语表达方式,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也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新课改实施后,素质教育也深入到高中教学中。只要学生能表达自己友好的情感,他们就能融洽地进行交流。此外,班主任还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好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调整情绪的工作,让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4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
4.1让学生树立情感观念
        因为高中生年龄相对较小,所以他们的思维还不成熟,没有办法对一些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情绪。班主任要想更好地管理课堂,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相互之间会有攀比心,很容易和别人吵架,这会导致班级管理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情感观念的重要性,并向学生传递一些正能量,改变学生攀比的状况,从而保证学生更好的成长。
4.2处理好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
过去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以自己为中心来管理,要求学生服从管理,这会导致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从而在班级管理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必须改变以往的班级管理观念,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同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与学生搞好关系,与学生交朋友,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小工作,让学生来管理班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就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例如:当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面带笑容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并通过各种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以追问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当播放音频时,可以在播放一段后进行暂停,提问学生:他们都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讲?。通过这样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培养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4.3调整学生的情感
        班主任必须能帮助学生解决情绪问题。高中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其他同学吵架,这主要是学生情绪波动所致。如果学生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注意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对于一些情绪有问题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与学生家长沟通,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调整情绪,让学生勇敢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学会如何调整情绪。
4.3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情感来管理学生的情感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去表露自己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感受来理解老师的关爱。学生是班级任何活动的参与者。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提高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班主任还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让学生了解班主任的关怀,让学生信任班主任,主动与班主任沟通。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必须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效果。
4.4增进学生对自我情感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自我情感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我情感的正确认知和控制。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情绪的来源,就会阻碍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态度,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播放人物事迹短片,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保证学生对自己的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有趣,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情感教学,提高教育效果。当学生对自我情绪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他们会尽量避免使用极端行为来解决问题。为了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师也应该继续坚持和家长的沟通,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和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比如: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如果发现某位学生为了做出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首先要选择以一种善意的眼神和态度,通过注视的方式去提醒他,而不是立刻采取大声的批评方式。在课程结束后,再采取单独交流谈话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当前班级管理中一种较为有效师生交流方式。
4.5营造民主氛围,发挥学生特长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班级事务的参与者、班级氛围的建设者、受益者。因此班主任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渗透情感教育,发挥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班级自豪感。而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度,就必须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使学生在民主的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缓和师生之间的矛盾,增进师生情感。
5结论
        总的来说,在高中教学中,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需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在高中阶段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要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把良好的情感教育引入班级管理中,既能改善班级氛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方生军.高中阶段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J].高考,2021(12):125-126.
[2]王凯凯.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40-141.
[3]崔锡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中教学管理措施[J].高考,2021(06):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