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王少伟
[导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绵长,上下五千年,由此可见,初中学生要想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学好小学德育,
        王少伟
        汕头市龙湖区东溪小学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绵长,上下五千年,由此可见,初中学生要想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学好小学德育,因为小学德育这门课程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化的表现,因此,小学德育教育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就需要结合当前学生对小学德育教学的想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紧密渗透,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全面提升小学德育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渗透
        前言:随着应试教育的要求,国家对于各门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对于小学德育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者,都提出不小的考研,而在小学德育老师在课堂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讲述的过程之中,是需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的现实案例进行结合,同时不能忽视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弘扬,这就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结合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小学德育理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藏,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唤起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从而起到滋养品德情操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中的意义
(一) 文化传承的德育使命
        在新课改的宏观背景之下, 近乎90%的初中生对德育知识的获取的渠道比较单一,就是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对德育基本知识进行学习,而课堂教育中需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融入其中,这就要求学习德育的学生,需要注意身边的细节,“世事洞明皆学问”,打开任何一本小学德育教材或教辅材料, 其中都充满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德育事实,当然其中牵涉到的德育人物与德育事件的交汇之中,都蕴藏了丰富的德育知识,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等内容,而上述的这些内容里面就蕴藏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 提升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历经五千年沧桑而留下的精粹, 德育课程教学需要借助真实的德育人物、真实的德育事件、真实的德育故事想学生们还原真实的德育,并将德育课堂的教学逐渐升华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德育的过程中,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德育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清晰的认识,而在当前,初中学生可以借助更多的电子化与技术化媒介实现对德育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提取,他们在不断的汲取了优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德育的教学课堂之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成为提升初中学生与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
二、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中有效策略
(一)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在小学德育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让小学德育教育与我国的传统价值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使得学生在应试教育能够掌握国家规定的理论与知识点,又能够通过自己对德育的学习,能够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与观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属于青春期,思路开阔并且活跃,教师可以在进行德育的教学之前,通过对班级中同学对曾经学到的德育知识进行提问,就能够引导学生们快速进入德育课程的学习状态,具体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多举办知识性以及问答性比赛,通过竞争激发同学们学习德育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形成良性竞争,在比赛结束之后,表现欠佳的学生可以向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学习。

学校可以借助当前学校已经购置的设备与资源,强化教师与学生的深入互动,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具备德育课程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低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和使用生活中基本的传统礼仪,而当前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德育的比重,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二)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德育课堂
        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德育课堂,需要把握好课堂的时间,将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德育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具体比如,荆轲刺秦王,这一德育的讲解,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在班级上课的学生中间选择感兴趣的同学进行角色的挑选,让学生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荆轲当时的心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学生们在此案例中感受到荆轲其临危不乱,即使图穷匕见,也能保持稳定的心境,同时学生们能够在这样的德育事件中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要积极拓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校本特色,就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德育课堂,多角度多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三)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初中阶段的德育学习,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德育观。而我国学生因为传统思维的影响,在初中阶段德育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以课本的知识为学习的重点,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传统的知识结构,无法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病,我们需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心理与智力的现实情况,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因此,德育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小学德育的目的以及作用,帮助学生们了解全面而真实的德育,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学传统。
(四) 注重家校联合互动
        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家校联合互动,这是当前德育教学需要明确的问题,首先需要对德育教师的知识与理论储备进行强化,具体而言就是在每节德育课程之前,需要做足课前讲义的梳理工作,为课程制作PPT宣讲文稿,并将课堂中的关键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在一起,其次需要加强教育教学观念。教师需要将德育事件中的重点内容与德育传承以及文化现象紧密的结合起来, 注重启发学生在德育事件中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们学习德育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藏,作为初中生,我们需要学好小学德育,而作为德育教师,需要注意方面就更多了,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中的意义进行说明,进一步提出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中有效策略,具体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德育课堂、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参考文献
[1]孟炜勋. 小学德育教学中优秀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02):P.1-1.
[2]刘梅. 浅议小学德育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渗透[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2):P.1-1.
[3]陈孙玉. 论小学德育课渗透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J]. 教育界, 2020, 000(011):36-37.
[4]鲍春宝, 刘静. 回归课程标准的有效复习——以中国古代史知识梳理为例[J].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0(Z2).
[5]邱瑞昀. 中国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三). 2020.
[6]蔡彩萍. 浅谈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J]. 考试周刊, 2020, 000(037):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