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戴晶晶
[导读]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国家之根本,更是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础,
        戴晶晶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摘要: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国家之根本,更是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黄金时期,记忆力以及学习能力极强。此时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较少,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小学阶段的良好教育也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完善的三观,帮助孩子健康长大。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若小学教育存在问题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消极意义。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角色之一,班主任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因此为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则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更新教育的形式,从而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班主任
        引言:从教育事业来看,小学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学校,这一时期的孩子所有的观念尚不成熟,也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性格,因此这一阶段不仅是让孩子认识世界、接触教育,更是形成完善性格的重要时期,此时德育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每个班级均有自己的班主任,班主任不仅仅给小学生上课,同时也负责小学生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德育意识,班主任应该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最终实现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实现创新。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会做人是一切的根本,更是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小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受到教师的德育教育,只有树立良好的德育思想,学生才能学会做人,而后再进一步学习。小学班主任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更是一个负责小学生生活以及学习中大小事情的人,在小学生心中其具有全能性,小学生通常会以一个崇拜的眼光看待小学班主任,也正因如此,小学生在做事的时候也会以班主任为标准,班主任的行为会深深的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小学班主任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不同,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班主任更值得依赖和信任,除了教书育人之外,对于小学生塑造灵魂也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班主任有着帮助小学生树立德育意识的重要责任,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班级内倡导德育教育,从而使得小学生们有充分的德育意识,并且积极的加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小学教育长达几年,因此在上小学的阶段当中,教师都应该贯彻落实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的工作也是十分漫长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最终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与此同时,如今的社会发展飞速,每一个小学生最终都需要经过成长踏入到社会当中去,在此之前,小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完善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文化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众多小学班主任均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教育当中,小学班主任会将小学生的文化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反的小学班主任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往往没有重视德育教学。除此之外,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学习之后便是不断的为中考而努力,只有良好的成绩才能够帮助学生考上更好的学校,因此学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德育教育被严重忽视。
        2.德育教学评估缺失
        实际上,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评估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为关键的,良好的教学评估对于帮助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但从如今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班主任往往在教学中缺乏教学评估这一环节,因此这也是德育教学无法良好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学校也并没有要求班主任进行德育教学,教师对德育教学的意识较差,也就使得德育教学没有良好的推进。
        3.德育工作重在理论,不注重实践
        实际上任何的教学都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若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生便无法真正的理解德育教育。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其理解能力有限,这就更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够帮助小学生明确德育教学。但实践也是目前小学德育教学中缺乏的一部分,影响着小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时效性的路径研究
        1.班主任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自己首先要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应该明确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其自身都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小学生。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不单单需要站在讲堂上,更应该融入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与学生交朋友,从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更方便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到教学过程中的评估体系,良好完善的评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德育教学。


        2.创新德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事物的学习均需要在兴趣的基础上,而兴趣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源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兴趣后,便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相反的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后便可以主动的加入到德育学习当中。班主任便应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同时针对德育教学的形式实现创新,让学生亲身体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最终接受德育教学。在课堂中,教师更应该明确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课堂上给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这样一来便可以创造一种和谐欢快的学习环境,学生自然会主动投身到德育学习当中。
        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任何的教育均需要落到实际当中去,为促进学生的德育教学,班主任应该设置多样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实际的发挥空间,同时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德育,还可以加深对于德育教学的深刻印象,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有着积极意义。例如每到父亲节、母亲节亦或是感恩节时,学校都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们写一篇有关爱的作文,或是回到家中给自己的父母捶背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设置以及安排,可以让学生们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应该感恩感谢的人,心存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所有人。这样一来便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德育教育。
        4.注重学生差异,创设德育教育环境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学生,因此班主任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创设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空间,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同学解答疑惑,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特别是一些自尊心强、成绩差、比较叛逆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给予科学的引导。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保障。班主任要创造和谐的班级环境。与学生共同研究制定班规,帮助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而且要做好班级管理队伍建设。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进行班干部的选拔,激发学生的管理意识。同时,班主任要定期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过,及时了解学生家长的需求,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共同创设德育教育的优良环境。
        5.加强德育信息化教学,提升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渐渐走入了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当中。在开展德育教学中,班主任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创设德育教育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如微信群、qq群,设置一些德育功能较强的动画和游戏等,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平台上接受健康的德育内容,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目前,多数学校都会有自己的公众平台,学校要加强公众平台的建设,开设德育教育、家庭教育、爱心活动等模块,让家长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更感受到学校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教育,不断加强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方式的合作与协调,进一步促进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6.建设好班级和网络两个教育环境。
        首先是班级环境。良的班级环境对小学生的品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班级的打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主要途径有:小学班主任不自行制定班规,而是通过集体讨论确定班规。这样就培养了小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会主动地遵守班规,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我教育;选好班干部,首先发挥各个不同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优势,其次要让学生尽量独立开展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给每个学生做“班主任”的机会,轮值对全班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制定实质内容,如要求每位“班主任”至少找一名学生进行“谈话教育”,至少进行一次“家访”,等等。除以上途径以外,建设班级环境还有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开好每周班会。开好班会,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心智尚不成熟,对世界并不了解,此时正处于需要成长教育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的不断教育和呵护培养。小学班主任应该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其需要从文化以及道德多方面进行学生的教育,相对来说工作量是较为庞大且繁琐的,但却在小学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自身先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小学生应该多进行沟通,以一个更加平等的方式对待小学生,帮助更好的教育小学生。
        参考文献:
        [1]赵风琴.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刍议[J].中华少年,2019(20):87-        87.
        [2]丁兆凯.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时效性的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14,000(09Z):89        -89.
        [3]梁春立.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讨[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        (016):232.
        [4]鞠在强.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时效性的路径研究.
        [5]王祥茂.试论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J].中华少年,2017.
        [6]潘艳莲.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速读(中旬),2018,000        (00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