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左信奎
[导读] 数学是一门具有理论性、逻辑性特点的学科,教师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会使课堂更加枯燥、乏味。

        左信奎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流长小学 551406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理论性、逻辑性特点的学科,教师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会使课堂更加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堂,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构建探究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课,但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于教师设计的一些互动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但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课堂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不断地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一个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例如,微课在教师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微课是教学中的一大创新,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制订学习任务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生活中的数”这一章节时,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来举例:“大家和老师一起数一数铅笔盒中有几根笔呢?一根,两根,三根……”学生回答不一,还会造成课堂喧闹的现象,这种单一的举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置一些数量不一的物体图片,如根据学生的爱好,运用变形金刚的图片,吸引学生眼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图片中有几个变形金刚?”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吸引。又如,教学“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微课件展示车子、房子等简易图形,然后说道:“房子的屋顶由三角形组成,窗户和墙壁由正方形组成,那么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车子由什么图形组成呢?”图片展示更加直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化被动为主动,实现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的动机原则中的内部动机,从而主动学习、渴望求知,这种动机是在多种学习动机中比较活跃稳定的。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视频,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课堂最佳效果。
二、营造互动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实践课堂中,学生对于互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不高,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实践情况考虑在内,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方式营造好的互动氛围,学生才会有互动的欲望,从而自觉自主地和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互动。在《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比较有趣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互动的氛围中。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手势来展示一下一米有多长,一厘米有多长?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一本数学书大概有多厚和多宽呢?学生进行了短暂的思考讨论之后,就能初步得出一个答案,教师再让学生们动手测量验证,然后学生们就会得到自己的测量结果,从而教师可以引出关于毫米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进行互动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的参与度,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抽象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营造互动氛围的时候,要注意适度,不能为了营造互动氛围而扰乱了课堂秩序,那就会适得其反。
三、要求所有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展开十分必要,不过,在实际课堂互动中,不少学生会表现得比较消极,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具体课堂互动过程中,全面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进行课堂互动,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让学习用具、教具等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保留充分的时间,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互动效果,比如说,对“认识平行四边形”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长方形的框架,然后变换长方形的形状,使其转换成为平行四边形,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都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学生利用自身的所学知识,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制作,如果在互动环节中遇到了阻碍,此时,教师可以亲自指点学生,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动态变化,选择恰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指导,尤其要照顾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平行四边形的制作。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如果有学生盲目制作为能够掌握自己动手操作的目的,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走向正轨,不能严肃批评学生,防止打击学生自信心。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能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深入分析主动寻找解决办法,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经过这些方法,都能够对课堂互动进行有效优化。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进生助力
        小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由此拉开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后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比较差,其原因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薄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后作业、练习不认真对待、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等。他们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日常作业或考试中错误率较高,久而久之问题积累越来越多,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排斥和厌倦,最终选择自我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辅导,直到他们完全理解为止,只有学生将所学知识完全理解后,在做作业和练习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教师的不断鼓励,使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给予他们最大的精神支持,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学习数学远比想象中的更容易,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优质教学质量。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实用性较广、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具备几大能力,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能力、数学分析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积极贯彻核心素养理念,完善数学教学体系,深入钻研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良好舒适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得以良好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波.基于互动教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1):85.
[2]陈再明.有效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策略[N].贵州民族报,2020-08-27(B03).
[3]余爱萍.刍议基于师生互动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J].学周刊,2020(33):135-136.
[4]严枫南.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J].新课程,2020(16):171.
[5]施宇琳.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J].教育界,2019(24):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