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锐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都较难,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技巧,紧靠上课听讲,课后大量刷题,然而这样的学习效率始终不高,且长期以来太过于依靠教师的讲授,忽略了自身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使得基础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巩固。受到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影响,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大多都是有老师将满整节课,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使得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得到了抑制,没有在课堂中充分的发挥出数学解题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探究主动性降低,还会让学生形成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惰性思想不利于高中升学备考。因此,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必须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到课堂探究中。本文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理论结合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意见建议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学合作学习;策略
一、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教育改革要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高效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就可以将学生充分的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中,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科学合理的分成若干教学小组。这样不仅可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可以充分的解放教师的讲台教学,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让他们尽情地思考数学问题,拓展数学逻辑思维。通过小组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重拾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高中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课堂素养,因此在较为抽象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轻松愉悦的学习探讨。小组探究不仅可以将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转换成新颖的科学合理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堂,还可以营造出这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传统的数学课堂,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枯燥化的理论讲解,而在小组探究中学生不仅可以解放思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在同小组成员中取长补短。通过小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让他们形成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互相监督的良好的学习精神。
二、合作学习原则分析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显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探究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在小组交流学习中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善于调动他们的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积极努力地给学生营造出适合学习交流的课堂环境。高中的数学是较为抽象的,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使学生充分的掌握理论定理,无法达到课堂教学要求。而通过小组合作,就能够在教师讲解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充分的发挥数学,发散性逻辑思维通过轻松愉悦的讨论交流,巩固知识点。在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的学习、生活、性格、思维、发展等方面综合分析。
(二)分组中保持组内学生兴趣相同
对于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如有共同的兴趣,则在共同学习中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利益是最好的教师”,在利益导向下,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保证了教学效果。
(三)实现优势互补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生活环境、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小组分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摩擦出最强的学习火花。要善于将优生和学弱生交替分组,使他们能够在交流中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且在小组中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状态,让他们能够产生最大的合作效能。教师在进行小组分组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和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优势互补,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分工明确,促进每个小组成员全面发展。
2.教授学生基本的合作技能
在合作学习前,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教给同学们如何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进行讨论与交流,如何在小组内部归纳意见,达成共识。二是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当他们的观点和别人有分歧时,他们必须敢于坚持和纠正。
(二)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组织引导、监控调节作用——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
1.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
每个小组活动前,老师都要清楚地说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合作的原因,合作中要完成的小组任务和个人任务,否则合作就会流于形式。
(三)注重合作学习完成后的评价工作——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
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评估应突出“两个结合”:学习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集体合作评估和个体评估相结合。采用客观记录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组-内和组间互评、学生自评、个人成绩和小组总分相结合、学习成绩和合作态度等素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使教学评价科学化。
结束语: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积极地进行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冬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河北理科教学研 究,2008,000(006):28-29.
[2]念其云.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和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3]唐朋.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和有效性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 版),2015(8):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