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中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期   作者:吴静
[导读]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以及优良品行的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吴静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太公初级中学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以及优良品行的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音乐教学的有序展开能够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对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基本含义进行简单阐述,进一步地,对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应用
        引言:作为初中音乐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方法,声势律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感官,引导学生寻找到音乐中的节奏感,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并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教师应该改变传统音乐教学的教条主义,而是应该积极创造律动的机会为音乐课堂营造积极轻松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声势律动教学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声势。作为表达情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声势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发出的声音去表达情绪。加强对音乐节奏的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乐理的掌握,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律动。律动主要是通过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知,帮助学生在音乐沉浸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对于传统音乐教学的形式单一且内容有限,声势律动则将音乐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课堂的创新性和丰富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去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声势律动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声势律动通过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去学会用身体动作或姿态去表达情感,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声势律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力,调动学生音乐敏感度和情感感知,还对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从而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
        2增强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对学生的音乐审美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忽视了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接受枯燥的乐理知识导致音乐教学效率低下。声势律动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学生身体律动与音乐旋律的融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另外,声势律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抓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利用身体的自由律动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及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当然,不同的音乐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感、乐曲节奏,需要采取不同的声势律动方式,要引导学生去抓住音乐中的旋律,探索音乐中的规律性,让学生在已有的音乐基础上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品味音乐内涵,丰富音乐情感,提升音乐品味。
        3.提高学生音乐表达能力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下,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已经不再是初中音乐教学核心,现今的音乐教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审美、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感知能力。从客观上来讲,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性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会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动而调动肢体、情感。也就是说,学生对于音乐有一种本能的感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利用声势律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心灵与意境相通,不断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性,让学生利用身体律动、姿态去表达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用声势律动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思路清晰、想象力丰富、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创造能力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合理地把握好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音乐学科的基本特性,利用声势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的全过程中,去深入感受音乐特点,体会音乐的内涵,理解音乐内容,把握音乐的情感,学会用“声势律动”表达音乐,用音乐表达自身的情感,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音乐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合以上论述,本文认为作为初中音乐教学中采用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声势律动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教师应当适应社会发展适时更新音乐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声势律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主动学习,从而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欢.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000(009):68.
        [2]朱男.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6,000(028):70-70.
        [3]宫沛沛.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教师,2016(S1):149-149.
        [4]刘露.对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