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长安小学 157000
在素质教学的今天,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成为新时代人才的必要条件,对于美术教育来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独特。美术课堂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能够发现身边的美;让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提升学生动手创作能力。可见美术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实践,对于每个学生独立的个体教学方法,推进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一、对有效美术课堂的准确认识
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上。学习成效是检验教师教学最有效的评价指标,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有效时间和课堂效益为观念,以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为基础。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思想与行为的研究,是推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有利于凸显美术课程审美教育特点,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要求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展示专业精神,塑造专业人格,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美术课程新的理念、独特的教育智慧,促进教师积极探索美术课堂教学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新资源,在追求有效教学的理想中积累教育智慧,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还原于美术教育的本质。
二、对学生个体的正确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而课堂教学则是一种师生双边的、动态的变化过程,每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课堂上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因此,重视学生,使教学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深入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美术课程新的理念越来越显现出价值和积极意义。特别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美术课程的理念还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在思想、思维、方法、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有效课堂的研究。加强教学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未能确立,教学设计缺少应有的反思,教学过程还存在矛盾的冲突之中,教学的方法缺少针对性,教学的评价过于单一化,美术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使得常态的美术课堂教学暴露出非常态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反思,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教学的策略。
提升教师自我认知,总结反思出具体问题,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正确有效的备课
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巴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增加评价的多元性及针对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个性的发展。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问题上,尤其是实现有效课堂,我们都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情境,可以极大程度上让学生提升兴趣,教学内容充分掌握,产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情境模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引导学生的兴趣体验。美术作品是充满张力的,在艺术作品中往往包含了作者要表达的情绪和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具有导向性,让学生得以思考。课堂提问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完全可以激发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有趣的问题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课堂有效教学的又一个关键。所以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又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提高兴趣,在思考中,在书本中找到答案。
三、课堂中正确的引导
儿童美术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个别辅导也"不一样",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既可以是绘画创意上的,也可以是不同形式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要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低个别交谈,给恰当的辅导,对于理解能力强、技能好、速度快的学生,要防止他们由于提完成作业而无事可做,甚至干扰其他学生、影响课堂纪律。必须对他们提出步要去,使之深入刻画,注意细节,精益求精;对于能力差、效率低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或者降低教学难度,或是用其他学生的作业进行适当临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作业,在评价上也要采用多鼓励的形式,以免他们散失学习兴趣。这样的个别辅导,能更快速、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彰显个性,给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良好的机会
三、课下的倾听者
美术学习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学习那些枯燥的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艺术的灵感都不是学会的,而是学生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同的经历进行验和感悟而形成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让学生进行不向的经历和感受,让学生自己进行感受,在经历的感复中市细于主环索的乐趣,并借此发掘创造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动手的能力。美术课堂是艺术的课堂,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应该用艺术性的评价让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触动人的心灵。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裁判,应该是学生的朋生的朋友,给出自己真诚的意见,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倾听学生声,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具有幽默感,不要生冷冰硬。
本次课题研究,以推动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为目标提升了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增强了教师美术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美术应当带给学生智慧的启迪,艺术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拥有学习的热情,这才是有效课堂学习。所以,能够唤醒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课堂,,需要有巧妙的备课,有趣的情景模拟,有张力的引导,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清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心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