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鲜
贵州省贞丰县第十小学 贵州 贞丰 562200
摘要:在发展学校体育活动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许多学生缺乏参加体育锻练的积极性。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开展学校体育活动,虽然不能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需要提高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认识,但是,不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很难把学校体育活动持久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
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本人自教学以来,一直担任体育教学工作。近几年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多种原因下,导致不少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但是,我本着教育学生的职能,结合课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改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下面谈谈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做法。
一、精心设计体育教学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学生一旦有了主动参与的能力,就会有成功的享受,更会乐于参与,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许多新同学的课外活动只能在边上看其他同学打球,根据这种篮球运动能力缺乏,而不能参与的情况,我们就得按篮球水平的高低分层次教学,对未学过的学生从参与机会,再到参与中提高。在其它项目中就要根据情况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就是不上体育课他们也能自动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一切动作、行为(如修养、举止言谈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 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情绪场景,它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体验,进而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积极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热忱去感染学生,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练,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欢乐的情境中积极地学习和锻炼。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在长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努力与结果不一致时,必定会悲观无助,此刻学生急需支持,如果教师以同情心出现,理解学生此时的情绪体验,学生会深刻感到支持的力量,相信教师在他们出现困难时是可以依赖的朋友。便会打开自己的心扉,让教师走入他们的世界。即使与老师偶尔发生冲突时,也会与教师站在同一立场上去面对,一同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在教学中就可能产生误解与隔阂。
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借助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有声音、图像、动画等,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多媒体教学比教师单一讲解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学意图和动作技术。在我们学校的几堂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反应都很高,掌握得也比教师讲解的多得多。但运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所以运用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地点适时运用。
五、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
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需要。体育教师如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的不同心理需要,适时进行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就能够健康地发展,而且对体育课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如学生在学习某一动作作取得进步时,会产生“我的动作很棒,老师会表扬我的”的一系列的想法。此时体育锻炼若及时给予表扬,对这名学生将会是巨大的鼓励。 对待学生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都应该做认真分析和对待,要及时给予合理评价并做出适当的赞扬,同时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情感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就会更加努力去学习。例如,学生在本次课中锻炼比以前更加认真,动作学习得更好,体育教师都应该及时肯定他的成绩,或者邀请该学生当场示范,学生的自尊心理得到满足,从此更加自觉地练习。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认真训练及进步不重视,就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恶体育课的现象;或者是教师只重视优生而对差生不闻不问,也会让差生产生“教师看不起我”,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等想法,逐渐形成了心理障碍。
六、教学中运用表扬与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少,好动,自制力差等特点,违反纪律,做错事情的现象是难免的。所以,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表扬、批评结合德育渗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道理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和应用。但要讲究方法,注意场合,方式要因人而异,运用得好能鼓舞学生士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觉地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冯家汝,《体育教学也要发展学生思维》,湖北教育;
[2]林荣健,《关注个体差异,转变教学观念》,福建论坛;
[3]董芳,《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初探》,中小学教学研究;
[4]陈冬华,《谈谈儿歌在幼儿体育教学和活动中的运用》;
[5]刘震宇,《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成才之路;
[6]王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