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欲哲
诸暨技师学院
摘要:体育课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意识的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中职学校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文章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中等职业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和实践的方法建议,以期为中职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教育改革创新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单一、单调乏味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更加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大胆尝试和实践,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一、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体育教师开设体育课程时仍采用传统的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来记忆体育动作。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动作和表现,对学生出现的不规范问题进行纠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重复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虽能在短期内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掌握运动动作要领,但过于单一、单调的讲解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长期学习的疲劳感,学生产生不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此外,这种仅靠教师示范动作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如教师动作不规范,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动作方式,形成错误的运动习惯。不仅降低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阻碍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教学目标尚待明确
其根据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由于有些教师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不明确,所以并没有采取应付的态度。他们肤浅地认为只要体育知识教学能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健身功能也将得以实现。而一些教师认为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作为老师只要把困难动作交给学生,督促学生去做就能达到目的。这两种教学理念的偏差,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体育技能的推广与应用,对高职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
(一)借鉴概念体育运动的理念
概念性体育运动注重对运动员身体的干预,强调运用运动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为目的的教学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时,应充分借鉴概念性体育的内容,结合学生身体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体育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而且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容易使学生身体出现肩背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中职体育教学应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干预。但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作为主要干预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出现在身体上的亚健康问题,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完成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体出现的问题,开展脊椎和肩部的稳定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肩背肌肉,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识。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体育锻炼活动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推进课程。合作学习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要,掌握学生的运动偏好,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划分组内组间合作学习成员,为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教师应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了解自己在小组中的存在价值;也可以在充分听取小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选择一位学习态度好、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老师维持小组合作学习秩序,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在互惠互利的良性竞争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就足球运动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基本足球动作,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本足球动作练习。当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带球跑比赛。运用竞赛模式测试学生对足球技术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达到学习兴趣和运动技能的同步提高。
(三)模仿商业化体育的操作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快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进程,提高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可以充分借鉴和模仿商业体育的运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而增加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欲望。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基础课程之上,如:街舞、拳击、游泳等,开设更加多样化的选修课程,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放松身心,潜移默化地接受更多体育知识。教师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设计中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效益,完成对学生体育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改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形式落后等问题,提高体育教学效果。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在把握学生学习现状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完成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凡伟.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7(20).
[2]林金芳.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00 (005):189-190.
[3]张杰.试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5(8):98.
[4]王德民.对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