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 610100
【内容摘要】
笔者探索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教材中的劳动教育价值,提出以培养劳动意识、体验劳动实践、提高劳动技能、养成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想象职业生活、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活动与课后活动结合、假期社会实践、倡导发明创造、关注环境、多元评价、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劳动教育、学科核心素养
劳动是人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创造价值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初中生已建立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综合劳动技能与职业意识欠缺。正确认识与理解劳动、培养劳动意识与奉献精神、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坚毅的精神品质、提高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对每个学生、家庭、社会都有重大意义。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主动思考并实践在英语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初中英语课程的劳动育人价值,探索更佳的教材解读方式与教学活动设计,产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
根据单元或语篇主题,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教材大致可以划分出以下7个劳动教育主题板块。
.png)
二、教学策略:
(一)树立劳动育人理念
学习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把劳动搬到英语教学中,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都能给英语学科赋予更好的生活实际意义,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在知识与技能之间建立更多联系。英语教师应树立劳动育人的理念,明确劳动育人的教育观,深挖英语教材及其衍生话题中的劳育价值,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实践劳动育人。
(二)培养劳动意识与文化意识,提升劳动技能
有关家务劳动、饮食文化、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的工作的话题语篇,都有这方面的教育价值。七年级上册4单元,Kate描述她和妹妹Gina的房间,一个收拾得井井有条,一个的东西到处都是。经过讨论,学生可感受到,我们应该保持生活环境整洁。8年级下册3单元,再次提到家务分工时,学生会反思自己,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主动想到应该分担部分家务劳动。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养成了爱劳动讲卫生的品质,更提高了劳动技能,亲子关系也更和谐了。七年级下册11单元,Carol和她的朋友们去农场参观。教师可通过图片等展示农事场景,与学生讨论每个项目的过程、季节、技巧。如果时间和场地条件允许,师生甚至可以到实地进行活动,语言学习与实际结合到一起,印象更深,技能掌握得也更实在。
八年级上册8单元是食物制作单元。教师可带根据教材内容,带上食材和用具,在教室里一边语言教学,一边实际操作。学生非常喜欢这种直观活泼的英语课堂,也学习到了做简单菜的能力,做完之后还能开心的吃掉自制的美食,印象非常深刻。操作完毕后,教师还可以设问,这些都是欧美的食物。那么,中国的传统美食里,有没有和它们做法或者长相类似的呢?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呢?通过发散和对比,学生会更了解每个食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的饮食习惯,也会在沟通中了解到更多食物的做法。在阅读课文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中,作者详细讲述了感恩节火鸡的意义和做法。学生在实践以外,还可以仿造文章体裁和句式,编写我国传统节日美食的介绍,如月饼、饺子等。
(三)体验职业生活,规划职业生涯,培养正确人生观和坚韧的意志力
人教版Go for it英语教材中提到过多种不同的职业,并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作为支撑。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他们各自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辛苦处与兴奋点。七年级下册2单元A2d里接受采访的Scott是一名电台主播。他每天白天睡觉、夜间上班。学生在读到Scott的作息时间后,还可以谈论其他工作的内容和作息。他们会了解到各个工作的时间不同,理解各个工作都有不同的辛苦。七年级下册9单元阅读文章An Interesting Job里的主人公是一位police artist,为警察局画像。他的工作困难而有趣。难的是目击者们容易记错、各人的描述也不一致,所以很难画得像;有趣的是这个工作本身很有意思,还能帮助社会,抓到嫌犯,使社会安定。通过分析和实践,学生会了解到这种少见的职业,了解到他们工作的特殊性,认识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重要性,并学习到遇到犯罪事件的紧急处理办法。教材里提到的职业还有餐厅服务员、店铺销售员、登山家、校长、招聘人员、记者等,不胜枚举。了解到这些工种后,学生可在课后查阅关于更多的信息,丰富认识,再用课余时间或在下一节课抽出部分时间,表演一个英语情景剧,体验更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交际语言。
在了解、分析、表演和实践很多不同的工作之后,再加上平时对社会更加的关心,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梦想会更加清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总会有荆棘,这时,坚韧的意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九年级4单元阅读课文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中,Candy Wang告诉我们,成为流行歌手可以带来名利和自信,但也会让自己的生活非常忙碌,失去隐私。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点,付出巨大的努力,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并准备好放弃一部分本来习惯的生活。只有经历磨砺,才能成功。这样的精神会激励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四)培养奉献精神,体现社会价值
想象和体验职业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挖掘其中的奉献精神。如,七年级下册3单元B2b阅读课文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中提到的老师,在云南边远山区执教。山路险峻、物资匮乏。师生甚至需要溜滑索、横跨怒江,到村子对面的学校去上班、上学。这篇文章里,老师没有出现,但是学生说:我很爱我的老师,他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对我。一句朴实的话,展露出学生和老师之间深切的爱,更看得到老师在艰苦条件中不放弃、为了教育坚守在山区,给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关爱的奉献精神,也让我们看到边远山区的希望。
志愿工作的内容更是贯穿在各册教材当中。七年级下册1单元中,先学到用情态动词can表达自己的能力,然后就提到参加艺术节、到养老院和学生会帮忙、教更小的学生等志愿活动。学生会意识到,每个人要找到自己能力的闪光点,然后运用它来为他人服务,创造价值。七年级下册5单元B2b阅读课文,是以泰国的学生志愿者为角度写的一封公开信,呼吁大家关爱大象、保护大象。学生会意识到,身边还有很多动植物是应该受到保护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它们付出一点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关注到,一起来保护动植物、爱护环境。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大家的力量很大。八年级下册2单元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我们的存在除了个体意义和家庭意义以外,还应该有社会意义。在周末、寒暑假等空闲时间,我们可以抽空去打扫城市卫生、看望生病的孩子、关心孤寡老人、捐赠食品衣物给穷困的人、到动物医院帮忙,等等。本单元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是一封感谢信。一位残疾人,领养到了动物中心培养出来的金毛助手犬,从此之后,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因此,他写了这封信来感谢动物中心。在这篇文章中,学生理解了感恩,也理解了互相帮助的意义和快乐,就更愿意投入到其中了。
(五)培养绿色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年级下册5单元里,Ben的家乡遭遇了风暴袭击。学生在文章中学到了面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减灾和灾后重建的措施,理解到灾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紧接着,在7单元,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感知到人与自然的联系,认识到环境的脆弱,开始讨论我们能如何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9年级13单元,我们深入认识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动植物濒危、生态系统被破坏。因此,我们讨论出更多实际措施: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境教育。然后再把这些措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我们的劳动,真实地保护与改善环境。
(六)课堂活动与课后活动相辅相成,提升创造能力
课堂学到的技能,可以设计成为课后活动,去拓展和实践,如农业种植、手工剪纸、做饭、废物再利用等。课后活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九年级6单元阅读课文An Accidental Invention讲述了茶的起源。在惊奇之余,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发明物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并产生头脑风暴,发挥想象力,口头创造出更多的新发明,再在课后与同学、家人探讨,完善设计,真正成型。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使学习更具深度与广度,产生更多价值。
(七)丰富社会实践,多元评价机制
将劳动教育纳入英语学科过程性考核体系,改传统的竞争式评价为分享式评价,以小组活动为载体,用图片、视频、成果展示等形式真实记录劳动过程与成果。学生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劳动实践,成果交流,反馈评价。既然在教材中了解到了很多不同的志愿者活动,那么,学生在周末和假期就可以选择几项进行实践。亦或者是小组成员一起探究创造发明。通过实践,让个人的劳动产生社会价值,丰富社会经验。用英语进行汇报交流,在主题情景下提高英语学科综合能力。运用评价机制,唤醒学生的劳动责任感,提高劳动技能与合作意识,让劳动光荣成为学生共同的价值观。
(八)劳育与体育美育德育智育相结合
德智体美劳,各有专项,实际并不分家。综合上文所述,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强健体魄,体验与创造文化、饮食、手工之美,更热爱国家、关心社会、理解他人、乐于奉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五育并举。
【参考文献】
[1]史丽芳. 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A].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C].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2.
[2]张丽虹. 劳动教育要做好顶层设计[N]. 中国教师报,2020-10-28(014).
[3]刘霞.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20(16):79-80.
[4]潘慧群.“任务单”驱动下的新劳动教育校本实践[J].新课程, 2020(42):69-71.
[5]陈静. 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6].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记者问[J].新教育,2020(22):4-5+8.
[7]本刊编辑部.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J].人民教育,2020(08):12.
【作者简介】 吴 睿
学校: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
QQ邮箱:453272433@qq.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北泉路909号首创东公元 邮编610100
联系方式:15228886966